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分別位於皇家美術館的北面和南面。

從皇家美術館出來,沿攝政大街(Rue de la Régence)往北幾步路,就有這樣一個廣場,皇家廣場(Place Royale或Royal Square)。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廣場上的教堂叫聖雅各-柯登堡教堂(Église Saint-Jacques-sur-Coudenberg),建於1776年,做爲奧地利哈布斯堡總督的專屬教堂。教堂的前身是中世紀的柯登堡修道院。

1831年,比利時第一任國王利奧波德一世在此教堂內舉行了憲法宣誓儀式。之後的許多比利時王室成員在此教堂受洗。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廣場前的騎馬像是布永的戈弗雷,看過《耶路撒冷三千年》的一定應該知道這個人。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布永的戈弗雷(Godfrey of Bouillon,1060-1100),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主要領隊騎士之一。被推舉爲“聖墓守護者”,相當於第一任耶路撒冷國國王。他死後,他的弟弟鮑德溫做了名義上的耶路撒冷國首任國王,即鮑德溫一世。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皇家廣場往東一轉,就看到了布魯塞爾王宮(Royal Palace of Brussels)。說是王宮,王室成員並不住在這裏,只是舉行一些儀式和外事接待的地方。王宮建於18世紀,之前的柯登堡宮毀於1731年的一場大火。柯登堡宮則建於中世紀,1556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就是在這裏舉行的退位儀式,當時陪伴他左右的就是他寵愛的奧蘭治的威廉,日後的荷蘭國父威廉一世。話說查理五世加冕則是在博洛尼亞的聖白託略大殿。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19世紀初,布魯塞爾與海牙一起爲荷蘭聯合王國的聯合首都。1830年比利時獨立後,布魯塞爾成爲比利時王國的首都。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這是攝政大街繼續往東北方向。右手邊是王宮對面的大公園。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廣場西北方向這條街叫Rue Montagne de la Cour,下去就是布魯塞爾的市中心,市政廳廣場、火車站、撒尿小孩都在那邊。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沿攝政大街往南,過了皇家美術館,就是薩布隆教堂。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教堂的後面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教堂屬布拉班-哥特式建築風格。相較於荷蘭的教堂,比利時的教堂更接近於法國的哥特式教堂。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兩邊的兩個側門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教堂的正門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教堂的全名叫薩布隆聖母教堂(Church of Our Blessed Lady of the Sablon),教堂的歷史可追溯到13世紀,現在的教堂是15-16世紀擴建的。教堂曾因供奉一座有傳奇故事的聖母像而聞名,不過聖母像在16世紀後期被加爾文派毀掉了。1795年,法國佔領期間,教堂的神父因向法國效忠,教堂未遭受損失,只是被關閉了幾年。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這座教堂雖然在布魯塞爾比較出名,但對我感覺沒什麼看點,所以簡單看看而已。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教堂的東側有個較大的長三角形廣場,叫大薩布隆廣場(Grand Sablon square),薩布隆是布魯塞爾的一個古老地名。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廣場周邊有很多咖啡館和餐廳,以及一些古董商店。中間是個很大的計時收費停車場,我把車就停在這裏。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教堂西面有個公園,叫小薩布隆廣場(Petit Sablon square),所以這一帶統稱大小薩布隆。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公園有座噴泉及雕像,雕像上的兩個人物是埃格蒙特(Egmont)和霍恩(Hoorne),

都是16世紀的尼德蘭貴族。前面曾介紹過,查理五世因出生在根特,所以有尼德蘭情節,但他退位後,將神羅皇帝傳給弟弟費迪南,將西班牙王位傳給兒子菲利普二世,尼德蘭則劃歸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菲利普二世對尼德蘭採取了近乎殘酷的壓榨政策,引發了尼德蘭的反抗,菲利普二世派出殘暴的阿爾巴公爵任尼德蘭總督,大肆抓捕屠殺反西班牙人士,奧蘭治的威廉曾勸說埃格蒙特和霍恩逃離尼德蘭,但兩人拒絕了,結果被阿爾巴抓住並判處死刑,沒收財產。1568年6月5日,兩人在布魯塞爾大廣場上被斬首。從而激發了尼德蘭人反抗西班牙的鬥志。歌德曾以此題材寫過一部戲劇《埃格蒙特》。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從小薩布隆公園看薩布隆聖母教堂。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小薩布隆公園往西,有座19世紀的建築,皇家布魯塞爾音樂學院(Koninklijk Conservatorium Brussel),始於19世紀30年代。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緊鄰着音樂學院,有座看似教堂的建築。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其實是座猶太會堂(Synagogue),建於1878年,好像是歐洲最大的猶太人會堂。二戰期間,2.5萬比利時猶太人死於納粹的大屠殺,但大會堂沒有被毀。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花窗上的希伯來文。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羅馬風格的拱柱。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介紹上說建築有羅馬-拜占庭風格,不過我沒有看出拜占庭風格在哪。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沿攝政街再往西,看到那個高高的穹頂,是布魯塞爾司法宮。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我沒有近看,只是開車繞着司法宮轉了一圈。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布魯塞爾司法宮(Palais de Justice),布魯塞爾的一個地標性建築。由比利時王國第一任國王利奧波德一世下令修建於1866-1883年間,因建築規模較大(超過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當時還進行了大規模的拆遷,引發了很多的不滿。據說希特勒非常喜歡這個建築,在他的《第三帝國》一書中還提到,1940年,他被派到布魯塞爾研究這座建築。

建築目前是比利時及布魯塞爾的最高法院和上訴法院及法院圖書館等。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據說維修用的腳手架已經搭了很多年了,修繕的速度非常緩慢。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本來在布魯塞爾不想開車,但酒店沒有停車場,只是晚6點到早9點路邊停車免費,白天還是要交費,乾脆開車出去了。

布魯塞爾王宮與薩布隆教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