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國家統計局發佈4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在主要行業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的漲幅明顯擴大,同比漲幅達到15.2%,環比漲幅達到3.2%。

石油與天然氣開採業景氣度提升 助力石油概念股爆發

業內人士指出,隨着工業生產的全面復甦,主要原材料需求增加,疊加國際原油價格不斷走高,預計PPI將繼續回升。

事實上,今年以來,採掘行業的基本面呈現不斷改善態勢,反映到上市公司層面是普遍優異的業績表現。媒體市場研究中心根據統計發現,採掘行業一季報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合計同比增長率達到24.44%,位居申萬一級行業前列。

從子領域來看,受益於國際原油價格回升、企業內部成本挖潛、提高管理水平、降本增效等,石油行業業績也出現較大好轉。27家涉足石油領域的上市公司一季度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廣匯能源、國創高新、新潮能源、海越股份、洲際油氣、岳陽興長等公司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幅居前。

此外,截至昨日,共有18家涉足石油領域的上市公司披露了中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家數達到11家,佔比61.11%。東華能源、泰和新材、齊翔騰達、貝肯能源、高科石化、海利得、榮盛石化等7家公司預計中報淨利潤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國創高新和岳陽興長等兩家公司則有望實現中報業績扭虧爲盈。

良好的業績也對採掘板塊市場表現起到了明顯提振作用,5月份以來,採掘板塊累計漲幅接近4%,跑贏同期大盤(滬指期間累計漲幅爲2.63%)。子領域中,石油板塊相關個股期間漲幅更爲突出,康普頓、石大勝華、東華能源、海越股份、恆逸石化、寶莫股份、恆力股份、桐昆股份、國創高新、廣聚能源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在10%以上。而僅從本週市場表現來看,康普頓、廣聚能源、石大勝華、寶莫股份、道森股份、岳陽興長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居前,均超8%。

資金流向方面,本週以來,採掘板塊大單資金淨流入明顯加快,而市場較爲關注的石油股則更是成爲大單資金追捧焦點,其中,以中國石油、桐昆股份、東華能源、石大勝華、泰和新材、中油工程、泰山石油、華鼎股份、衛星石化、上海石化等爲代表的石油概念股期間累計大單資金淨流入均超1000萬元。

對於採掘板塊及其子領域佈局方面,中國銀河證券指出,採掘板塊在經歷了前期的充分回調之後具有較強的安全邊際,板塊或存在較好的反彈行情。此外,東海證券建議關注盈利能力改善明顯、業績彈性高、具備國企改革主題的標的公司。

貝肯能源2017年業績快報點評:業務量大幅增長,長期持續看好

貝肯能源 002828

研究機構:川財證券 分析師:邱瀚萱 撰寫日期:2018-02-28

2017營業收入大幅增長,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不及預期。2017年公司在油價逐漸抬升、新疆油田大開發的背景下,營業收入同比增長達54%。在行業復甦初期爲搶佔更多市場份額,公司毛利潤同比去年出現下滑,2017年營業利潤同比增長26.8%,低於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考慮到2016年公司來自於政府補助的營業外淨收入增加1000萬元,2017年未實現該筆收入,利潤總額同比增長率爲9.63%,未及預期。

鑽井工作量明顯回升,毛利率有望得到修復。2017年國際油價同比增長達22%,中石油和中石化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分別爲27%和28%,並且中海油公告2018年計劃上游資本支出增長達35%-55%。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達54%,也側面說明了中石油新疆油田資本支出的大幅增長,尤其是瑪湖油田的大開發,將保障公司未來3年的工作量。預計隨着行業持續復甦,鑽井作業價格將有所提升,公司毛利潤有望得到修復。

盈利預測

2017年公司新籤2個非新疆地域的訂單,共計5.29億元,其中烏克蘭項目已經準備完成,四川頁岩氣鑽井項目將在春節後開工,預計公司2018-2019年分別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0.91、1.14億元,摺合EPS0.78、0.97元/股,對應PE分別爲28.05、22.55倍,繼續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OPEC限產協議執行率過低、烏克蘭地區形勢發生重大轉變、美國頁岩油氣增產遠超預期、匯率風險。

泰和新材:—芳綸產銷兩旺,業績有望繼續增長

泰和新材 002254

研究機構:國元證券分析師:李朝松 撰寫日期:2018-05-09

投資要點:

公司2017 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5.5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64%;利潤總額1.23億元,同比增加65.04%。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億元,同比增長70.07%。2018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38億元,同比增長3.81%,歸屬母公司淨利潤0.36億元,同比增長28%。

1.國內芳綸龍頭,技術領先,產能最大,產銷兩旺 公司現有間位芳綸7000噸,全球第二位、國內第一位,對位芳綸1500噸,全球第四位、國內第一位。公司的泰美達?間位芳綸、泰普龍?對位芳綸的產品品質領先於國內同行,部分產品質量比肩甚至超過國際品牌。芳綸產品公司一方面比國際廠商有本土化優勢,另一方面比國內其他廠商有明顯的規模優勢和質量優勢。從17年開始公司間位芳綸和對位芳綸都處於供應緊張的狀態,亟待擴大產能。

公司芳綸過去在高溫粉塵過濾等工業領域的應用更多,目前逐步打開發附加值更高的防護服、武警服等領域,公司正在配合中石化開發新的工作服,一旦標準確定,將形成較大間位芳綸需求。公司還推動了消防防護服以及森警防護服標準的升級,新的標準提高了芳綸的用量,未來防護服和特種服裝將是公司的一個亮點。 由於軍工採購近兩年明顯加快,對位芳綸目前產能無法滿足軍工需求,擴大產能優先從對位芳綸開始。按我國陸軍80萬人計算,單兵頭盔芳綸用量2kg,我國單兵頭盔完成國產化升級至少形成3200噸對位芳綸需求。2018年公司將啓動6000噸對位芳綸工程建設,根據公司未來五年規劃,將在新工業園內新建間位芳綸產能12,000噸、對位芳綸產能12,000噸。

2.收購寧夏氨綸項目,低成本助力公司未來利潤提升 公司收購銀川項目之後,現有氨綸產能7.5萬噸。銀川生產要素成本明顯低於東部地區,首先,寧夏電費只有不到煙臺地區的1/2,東部地區在推行煤改氣,煙臺工廠去年外購蒸汽比自身燒煤成本高出3000元/噸,同時,銀川項目屬於新上的設備,成本較老設備效率要高,單位生產成本低。目前銀川項目處於項目初期調試階段,只開車一半產能,目前該項目還未產生盈利,未來銀川項目產能調試完畢,產能開滿將具備良好的競爭優勢,將給公司氨綸業務帶來明顯的利潤增量,我們預計今年銀川項目整體小幅盈利。煙臺氨綸項目由於去年環保督查,停產總計有4個月左右,今年煙臺氨綸產量預計有20%左右的增量,但考慮到行業前幾位的公司還在擴產產能,行業依舊處於過剩局面,我們預計18年氨綸毛利潤增長10%左右。

3.氨綸行業依舊過剩,行業集中度逐步提高

全球氨綸產能達到102萬噸,我國氨綸生產企業達到30餘家,截止目前行業總產能已達79萬噸左右,約佔全球產能的70%,我國已成爲全球最大氨綸生產國。但目前國內年需求量只有約爲53萬噸,目前行業無疑是產能過剩的局面,當前市場競爭激烈,中長期來看,行業面臨整合和調整,未來具備資金實力、技術實力的企業將逐漸勝出。泰和目前在採取併購低成本產能的同時也發展產品差異化能力,提高產品附加值,預計未來氨綸行業集中度提高之後,公司氨綸業績才能迎來春天。

4.芳綸應用廣泛,公司業績將受益於行業的增長間位芳綸纖維具有突出的耐高溫、阻燃和絕緣性,成爲高性能纖維,主要應用於高溫防護服、電絕緣和高溫過濾、電氣設備、橡膠製品等領域;

對位芳綸纖維具有高強度高模量的特點,主要應用於個體防護、防彈裝甲、力學橡膠製品、高強纜繩、石棉替代品、汽車用摩擦材料、輪胎、通訊器材等領域。由於我國特種防護服或消防服標準普遍較低,大多以傳統纖維材料製成,難以達到防護特種作業的目的,行業標準亟待升級,泰和新材同時還配合國家制定了新的消防服標準,行業標準的升級將帶動芳綸需求的明顯提升。

近兩年軍事改革加速,軍工領域的單兵作戰裝備升級採購也所有提速,對位芳綸具有良好的吸能-重量比、一流的強度和耐用性,將有利於提升作戰能力。作爲軍用材料,目前部分芳綸還是使用國際廠商產品(杜邦或帝人),從軍事安全考慮,未來國產化替代是大勢所趨。綜合來看,中國芳綸纖維屬於新興市場,我們預計年增長速度將達到30%。

5.盈利預測

鑑於公司銀川氨綸項目產能逐步釋放,公司芳綸下游需求旺盛,19-20年對位芳綸新增產能將釋放,我們預計未來三年公司營收和利潤將同比保持增長,預計18-20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32億/1.73億/2.35億元,EPS爲0.22/0.28/0.38,按5月6日收盤價計算對應18-20年PE爲55/43/31,給予“增持”評級。

6.風險提示

芳綸新產能推進不及預期,越華項目推進不及預期,下游需求不振。

榮盛石化:四季度業績受到中金石化檢修影響拖累表現價差,看好18年PTA行業好轉

榮盛石化 002493

研究機構:中信建投證券 分析師:羅婷 撰寫日期:2018-03-02

由於中金石化停產檢修,四季度業績表現不佳:公司Q1-Q4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爲6.20、4.82、4.52和4.48億元,其中4季度政府性補助產生淨利潤約4.05億元(全年收到政府性補助4.31億元),四季度是公司業績低點,主要是中金石化因檢修耽誤生產所致,中金石化本次大檢修對公司當期業績帶來較大影響,PX項目一般2-3年大檢修一次,18年PX全年將能夠正常運行。

產品價格與價差上PTA價格和價差大幅改善:1).PTA方面,2017年Q1-Q4PTA的市場均價分別爲5327、4775、5157和5407元/噸,價差分別爲447、232、829和811元/噸;17年PTA全年價格和價差分別爲5167和580元/噸;當前PTA價格已經漲到5950元/噸,當前價差在1100元/噸以上,相對於17年全年均價上漲了500元/噸以上。2).PX方面,2017年Q1-Q4PX的市場均價分別爲7394、6882、6558和6965元/噸,全年均價爲6950元/噸,當前PX價格爲7500元/噸。3).滌綸長絲方面,2017年Q1-Q4滌綸長絲(POY)的市場均價分別爲8580、7698、8361和8745元/噸,價差分別爲1483、1466、1443和1578元/噸;17年全年均價和價差分別爲8383元/噸和1532元/噸;當前滌綸長絲(POY)價格已經漲到8825元/噸,當前收窄至900元/噸(主要是原材料PTA和乙二醇價格漲,當前長絲下游需求比較疲弱)。

18-19年強烈看好PTA,PTA庫存水平低,下游需求強勁:目前PTA庫存處於近5年最低點水平,僅爲2天,18-19年基本無PTA新增產能,而下游滌綸長絲18-19年擴張增速在6%以上,未來PTA價差有望持續擴大,18-19年強烈看好PTA行業業績反轉。

浙江石化項目投產後,公司業績迎來持續快速增長:浙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舟山項目一期建設2000萬噸煉油、520萬噸芳烴及140萬噸乙烯等項目,預計於2018年底建成投產,公司不僅打通了“滌綸長絲-PTA-PX”全產業鏈,而且具備具備了豐富的原材料可以往乙烯、丙烯等系列產品進行橫向拓展,將給公司帶來豐厚的利潤。二期計劃在2020年投產,未來公司將不斷成長,業績也將持續快速增長。

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18-2019年歸母淨利潤爲29.06、67.00億元,EPS分別爲0.77、1.76元,對應PE22X、9.5X(不考慮增發),給予“買入”評級。

上海石化:煉化持續景氣,業績靚麗,估值低位

上海石化 600688

研究機構:太平洋 分析師:楊偉 撰寫日期:2018-03-26

事件:公司發佈2017年報,全年實現營業收入920.14億元,同比+18.13%;歸母淨利潤61.42億元,同比+3.12%;扣非後歸母淨利潤62.94億元,同比+6.28%。擬每10股分紅3元,分紅率達52.87%。

主要觀點:

1.成熟煉化一體化企業,業績再創新高

2017年公司加工原油1435.28萬噸,同比+0.35%;商品總量1371.75萬噸,同比+6.91%;產銷率高達99.80%。柴汽比進一步優化至1.22,同比下降0.13。受益2017年國際油價上漲,國內經濟平穩,環保帶來供需好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纖維、樹脂及塑料、石化產品、石油產品不含稅加權均價分別同比增長26.60%、10.84%、20.97%和18.39%),公司經營穩定,全年業績再創歷史新高。2017年Q1-Q4分別實現歸母淨利19.29億元、6.47億元、15.26億元、20.40億元,總計61.42億元,同比+3.12%。其中二季度較低主要由於公司檢修,加工量減少。其中來自參營企業上海賽科投資收益10.36億元,同比增加2.85億元。公司ROA和ROE分別爲16.69%、21.74%,同比下降2.52pcts、2.32pcts,主要由於2016年地板價紅利和2017年減員導致非經常性損益增加。

2.全球邁入“中油價”時代,煉化景氣週期

再次重申,我們認爲在中油價時代,油價處於60-80美元/桶震盪上行過程中時,煉化一體化企業煉油部分成本加成模式,2013年3月以來,調價週期縮短,可更快轉嫁上游成本,盈利穩定疊加庫存收益;化工部分普遍順油價,疊加環保去產能,彈性十足。

3.現金奶牛,分紅率提高,估值低位

公司前身上海石油化工總廠,1972年成立,是我國最早的煉廠之一。近年來雖無擴能,但公司產銷穩定,不斷優化,且未來預計折攤減少,現金奶牛,資產負債率僅27.94%,經營現金流淨額70.78億元,在手現金95.04億元,2015-2017分紅率分別爲33.27%、45.34%和52.87%,目前估值低位。

4.盈利預測及評級

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歸母淨利分別爲63.94億、64.82億和65.82億元,對應EPS0.59元、0.60元和0.61元,PE10X、10X和10X,考慮公司經營穩定,分紅高,目前估值低位,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國際油價大幅波動、產品價格大幅波動

東華能源2017年年報和2018年一季報點評:PDH價差擴大,新一輪佈局開啓

東華能源 002221

研究機構:光大證券(行情 研報) 分析師:裘孝鋒,傅鍇銘 撰寫日期:2018-05-08

油價上行,2018年預計PDH盈利穩中有升。

2017,丙烯平均價格上漲1148元/噸,聚丙烯上漲1021元/噸;PDH價差縮小198元/噸。PDH方面,子公司張家港揚子江石化和寧波福基石化盈利恢復正常,2017年分別盈利4.0億和1.8億。2018年,由於油價上行和丙烯需求較好,2018Q1丙烯平均價格同比上漲739元/噸,聚丙烯價格上漲677元/噸,PDH價差擴大627元/噸,2018Q1公司整體盈利3.1億元。考慮到Q1張家港PDH裝置經歷了1個多月的檢修,如果滿產,效益應該更高,因此我們對Q2-Q4的效益更爲樂觀。

PDH新一輪產能擴張開啓,貿易體量增長,新材料逐步佈局。

油價50-80美元/桶上行週期中,PDH盈利仍將維持較高盈利,公司未來的重心仍是PDH產能的擴張。2019年底寧波二期66萬噸有望投產;後續寧波基地和連雲港(行情 研報)基地合計還有4套PDH有望落地,未來3-4年,公司有望成長爲年產450萬噸丙烯的C3龍頭。LPG貿易方面,公司2017年貿易量710萬噸,2018年力爭貿易總規模到1000萬噸,公司已形成了“丙烷-丙烯-聚丙烯”的C3全產業鏈。此外,公司積極開拓氫能綜合利用、3D打印材料、碳纖維等高端新材料領域,爲後續升級發展埋下種子。

上調盈利預測,維持買入評級和14.6元目標價:

油價上漲,PDH價差擴大,上調2018-2020年EPS爲0.97元、1.16元和1.62元(原爲0.84/1.12/-元),當前股價對應2018-2020年PE爲10/9/6倍。維持買入評級和14.6元目標價。

風險提示:LPG貿易風險;油價下跌風險;項目投產不及預期的風險。

衛星石化:全產業鏈拓展,丙烯酸龍頭優勢盡顯

衛星石化 002648

研究機構:國元證券 分析師:李朝松 撰寫日期:2018-03-21

公司爲國內丙烯酸產業龍頭,具備全產業鏈優勢。公司是國內首家擁有C3產業鏈一體化的上市公司,也是國內最大的丙烯酸生產企業。上游自備丙烯生產線,下游配套高附加值的高分子乳液、顏料中間體、SAP等生產線。產品結構合理,產能增長穩健高效。

供給側改革,環保加碼,行業集中度提高。國內供給側改革的實施,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位,化工行業淘汰落後小產能勢在必行,行業集中度未來將進一步提高,龍頭企業將繼續受益於產業調整。

技術創新,精耕細作,下游產品開花結果。公司不僅對丙烯酸及相關下游產業持續技術開發降低成本,多年自主研發SAP材料,填補國內空白,躋身國內一線品牌,2017年銷量同比增長300%以上。

巨資投資進入乙烯產業鏈,有望實現丙烯乙烯雙向跨越式發展,未來公司將建成年產250萬噸乙烷裂解制乙烯裝置,並配套聚乙烯、環氧乙烷/乙二醇、醋酸乙烯等下游裝置,一期預計投入195億元,預計2020年建成投產。公司歷年產能穩步擴張,具備良好的成長性。

估值與投資建議:考慮到公司18年19年還有新的裝置產能投產,下游SAP等產品走向正軌,未來將繼續爲公司帶來利潤提升,我們預測公司17/18/19年營業收入分別爲9030/10807/12410百萬元,17/18/19年EPS約爲1.06/1.19/1.41元。

風險提示:落後產能死灰復燃,擴張產能不及預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