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只有口頭獎勵,遲到就扣錢……這些全勤獎套路不得不防!

工人日報

“不行,去不了,眼看就月末了,發燒我都沒請假,就是爲了能拿全勤獎……”5月底,劉鼕鼕的幾個好朋友計劃請假去外地遊玩,提前避開端午小長假。雖機會難得,但一想到1個月以來自己爲拿全勤獎所做的“犧牲”,她最終決定放棄請假。

設置全勤獎的初衷,原本是要鼓勵勞動者按時上下班。可有些單位加班不多發錢,遲到或因不可抗因素無法按時打卡,卻要罰錢,讓全勤獎成爲一種奢望。劉鼕鼕感嘆,“原來還覺得單位有全勤獎很‘高大上’,現在才知道,這就是‘驢腦袋前吊着的胡蘿蔔’,讓人想說愛你不容易。”

1、正常休假也要扣全勤獎

“我一個跑銷售的,業績好就行唄,老盯着我遲不遲到、在不在辦公室有啥用!”小滿是長春一家廣告公司的銷售員,平時業績一直不錯,但因爲考勤問題他常被批評。

公司規定,每月全勤獎300元。可從入職到現在,小滿從沒拿過。

錢雖然不多,可公司嚴苛的考勤制度卻讓他十分苦惱,“遲到1次全勤獎全無,3次按曠工1天處理,扣3天工資,5次以上除了罰錢,嚴重者還會被辭退。”小滿說,要不是因爲業績尚可,他早就被開除了。

和小滿不同,在長春一家公司擔任會計的李慧,因爲公司離家近,每天走路上下班,是公司爲數不多能時常拿到全勤獎的員工。可一次因忘記打卡,導致全勤獎被扣光,這讓她有點接受不了。

她告訴記者,公司門口的監控都能查到她當天是按時出勤的,忘了打卡只是一時疏忽,可領導非說規定就是規定,不能因爲她壞了規矩。

“當月在公司規定的上班時間內未出現遲到、早退、請假、曠工者,公司給予全勤獎,不服從安排,怠工、息工、擅自離崗影響工作正常進行的扣除本月全勤獎……”這是小王公司的全勤獎制度。讓他更爲費解的是,爲何正常休假也要扣全勤獎?

加班只有口頭獎勵,遲到就扣錢,全勤獎總是莫名其妙地被扣,這個問題讓小王和同事們經常私下抱怨公司“摳門”,“其實都是‘套路’,要不招聘沒有吸引力……”

爲拿全勤獎,劉鼕鼕推掉了很多聚會,有時她想想覺得很不值,“即使不得不請假,也要加班把活兒幹完,算下來工作量一樣多,但就是拿不到全勤獎了。”

採訪中,記者發現,對於全勤獎,不僅是勞動者抱怨不休,企業負責人也有委屈,“現在的90後太自我,動不動就遲到早退,有點小事就請假。不管把全勤獎定得多高,他們根本不把這個當回事,有時批評兩句就辭職,都不知道該怎麼管纔好!”

2、“拿不到不甘心,想拿又太難”

爲拿全勤獎,劉鼕鼕犧牲了聚會和休假,有人犧牲的可能就是身體健康。

前不久,一名90後女生上班路上,忽然發生低血糖昏倒在地鐵站。地鐵工作人員將其扶到椅子上躺下後,情況得以緩解。當被問到需不需要去醫院時,這名女生表示休息一下就好。讓人驚訝的是,她只休息了10分鐘便慌里慌張去公司打卡了,說是爲了拿全勤。

這一事件被髮到網上後,引起不少網友共鳴,“這不就是我自己嗎?20多歲,低血糖,力保全勤。”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劉鼕鼕告訴記者,工作裏必然要面臨很多犧牲,“只是全勤獎,拿不到不甘心,想拿又太難,還不如干脆沒有。”

有單位人力資源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少用人單位設立全勤獎的初衷是想激發職工工作熱情和負責任的態度,但往往得不償失。有勞動者向記者抱怨道,“一想到拿不到全勤獎,幹啥都沒勁兒,滿肚子抱怨咋能幹好活!”

3、應合理性控制全勤獎的缺勤設置

“全勤獎是爲規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促進公司管理工作而設置的一項獎懲制度,屬於工資總額中的獎金範疇。”長春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師張懷明說,《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對此沒有強制性規定。

他表示,一般而言,如果因勞動者自身或非自身原因導致其無法提供正常勞動的,比如當月請過病事假,那麼公司按照規章制度或勞動合同條款扣除全勤獎也無可厚非。

但在現實中,很多公司對全勤獎的設定和實施方法都是不合理的。比如休年假在內的法定假、因工廠原因停工休息、正常休息日不加班、休息時間未參加公司安排的培訓等情況都算作考勤,如果被扣全勤獎,如此做法就是違法的。

“有些公司設立全勤獎,不僅意在激勵職工工作,還想把職工在正常工作時間內提供正常勞動所得的勞動報酬分割出去,以降低基本工資的計算基數。”張懷明告訴記者。

“全勤獎本身對於激勵員工工作有積極意義,也不違反現行法規。但全勤獎的內容設置應當具有合理性。”中央財經大學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研究中心主任沈建峯告訴記者,要對哪一事項構成缺勤,從而影響全勤獎的發放做合理性控制。

由於全勤獎主要通過用人單位規章來確定,沈建峯說,其合理性控制主要通過民主程序來完成,但在民主程序不能很好發揮作用的情況下,法院應當對全勤獎的缺勤設置進行合理性控制。

原本是項好政策,卻遭無數職工抱怨,全勤獎似乎已成“雞肋”。

一位資深人力資源經理告訴記者,只要設計好合理的績效模式代替全勤獎,就能解決這一問題,也才能真正達到正向激勵的效果。比如,單位可以根據不同崗位的特點,在充分爭取員工民主意見的基礎上,分別設計獎懲措施,然後採取積分管理方式,公開透明對員工進行考覈等。最重要的是要根據外部形勢和員工心理變化及時予以調整,否則只能費力不討好。

(本文部分採訪對象爲化名)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