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精美散文作品展示 且說懂得

且說懂得

作者:賈永紅

某日,在縣城和幾位文友品茗,聊天當中,甄說,人這一生,無論是誰,總會有一個人,毫無預兆地就那麼定格在你柔軟的心間,縱然相見恨晚,但你的心卻已溫暖,而且無論遠近,終將和你盈盈而隨,即便歲月會老去,但那些溫存在心底的真情卻不曾忘去。大約如此,哲人就會對我們諄諄教導說,人活着,一定要珍惜你自己的每一份緣遇,不僅如此,還要將它暖暖的擁在心間。想想:此生,如果有那麼一個人,讓你覺得可念,可想,可眷戀,那真不失爲一種溫暖呢!但必須說明,這樣的緣,並非只指男女之間的愛情,也可以是親情和友情。

我始終認爲,人與人,是講緣分的。如果有緣,彼此之間肯定是有一種懂得貫穿其中,也唯有懂得,才能穿越靈魂。

常常,賈某喜歡獨享一個人的靜夜時光,一杯茶,一支曲,不驚不擾,不喜不憂,或靜靜的閱讀,或靜靜的想念,也可以回味人生某個時段與學友或戰友或親友的相處趣事。在時光深處,那些雲水漂泊的過往,其實早已在我們的心底鏤刻成了一幅水墨畫卷。

寫這段文字的此刻,我正借宿在雲南普洱市一家酒店,明天夏日將至,但南方這個時候依然風雨無度,弄得天氣忽冷忽熱,暮春的風帶着些許寂涼,也讓我這個遠旅者繾綣在一屏墨香裏,用電腦繡刻在幾多與學友、戰友、文友的點滴情誼裏。且作遐思:若今生有了靈魂的相依,人生又何需朝夕相處?即便是歲月在彼此的臉上留下滄桑,那又有什麼呢?我們仍舊會微笑着彼此道一聲祝福,縱使世事紛擾,仍有一抹暖香可以慰籍你我彼此的靈魂。一句話:只要心中的情感在,見與不見,其實內心都會永存溫暖!

濛濛煙雨,淡淡茶香,人在去西雙版納的路上,居然喜歡上那些隱忍於記憶深處的婉轉情意。眼前,緩緩而來的初夏之雨,可否,也能讓我在一池荷香裏且作一腔期許呢?不用依賴唐詩的情深,也不要寄予宋詞的意長,就畫一個潔白的美妙送給那些人生的幾多遇見吧!

喜歡草木的清淡,喜歡言語的怡然,喜歡這個季節朝夕涼暖裏的靜好婉轉。我願意在一詞一句裏讀唐詩宋詞,當然還有元曲和明清小說,將寂寂的念,灑落在一朝一夕裏。我喜歡眼前的山巒雲樣的色彩。遙想,人若站在那一闋唐宋詩詞裏,該會是怎樣一種姿態?

時光無語,月色如初。此時此刻,我仍在這個不眠的夜裏,將深深淺淺的印記凝於指尖,一枚念想便在筆記本上綻開。然後,藉着勐海萬家燈火,細細翻閱欲語還休的心事,以及那些留在心海里無法抹去的溫馨。就讓清婉的文字,盛開在初夏這個闌珊的夜晚裏。

有時會想:若世間,還有一種靈犀,已經種在彼此的靈魂裏,那麼,深深的眷念,是否會在四季的輪迴裏成爲一種不可磨滅的印記呢?即便是人與人隔山隔水,那種心靈的懂得,應該早已不再是距離的距離罷?賈某因此得出結論:懂得,是一種難言的溫柔,是獨上西樓的清愁; 懂得,是藍天對白雲的包容,是心與心無言的綻放。那種相知與相惜,如雨露降臨乾涸的土地,潤了心,沁了眸。世間的緣分,其實早有註定,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珍惜,不知道懂得呢?

相信,這個世間,人與人,都應懂得那落花飄零時的孤寂,懂得心靈的契合,懂得有一種情可以深而不渝。而這樣的懂得,是慈悲,是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的美麗。

哲人說,靈犀,只在一念之間。有時候人與人相處,無需太多的語言,有些話只在不言而喻的懂得裏。歲月倉促,繁華稍縱即逝。一些眷念,因了幾許懂得,傾盡歡顏。行走在俗世的煙火裏,守着淡泊的歲月,在心裏種植一粒菩提的種子,用文字的清香來滋養,緣來惜緣,緣去隨緣。

所以,我們應珍惜所擁有的一切,比如修來的緣分,比如真摯的感情,用一顆善良的心對待他人,不埋怨,不嘆息,也不索取,心在哪裏,愛就在哪裏,相信,歲月終不會辜負這樣的情意。

一縷青煙,嫋嫋升起,看天空碧藍,白雲輕蕩在天邊,細數畫一般流過的歲月,微啓那些溫馨的回憶,鐫刻屬於我們的所有章節。感恩遇見,珍惜緣分,相互理解着,便是溫暖。

一縷陽光,一盞茶香,一羣文友,一抹書香,便是人生最好的時節。時間,只是無涯的荒野,生長出荊棘和蒹葭,但也會有青草與鮮花。那就擷一襲碧水藍天的情懷吧!一路摘花種草,一路詩意芬芳,讓我們的心置在懂得處,做一個善良的人,依着光陰的暖,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人生,總要有一些磨練和糾纏,那是修行,也是懂得。

讓日子如窗前的那些盛開的花朵,可成詩、成畫、成風景。

作 者 簡 介

賈永紅,作家。曾用筆名:西貝,雨虹,東方虹;網名:原應有嘆。丹鳳人,現居新疆。著有中篇小說《青天作補》《迪化謀殺志》;長篇小說《草莽英雄》《悠悠陽關道》;長篇紀實文學《農民機場備忘錄》;隨筆散文集《流年碎影》;報告文學《足跡》;出版畫冊1卷;編著有《西部童話》(叢書10卷)《馬經濟與馬文化》《中國大漠青歌詩歌散文精選》等各種文學作品十餘部。詩作、散文、小說均榮獲過國家級最高獎項;獲省級以上各種徵文獎項約20餘個,1994年自治區黨委、自治區政府曾聯署給予獎勵;若干篇作品被軍內外有關部門編入十餘種文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