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走後黃皮子送行,兒子要趕走它們,棺材卻有了聲響

故事:老太走後黃皮子送行,兒子要趕走它們,棺材卻有了聲響

故事圖片,故事圖文無關

過去,在大北屯有個叫楊麗花的老太,老伴死得早,她拉扯大了一兒一女。兩個孩子都很爭氣,讀書上學很是有些靈氣,成了那時山村裏飛出的金鳳凰,都在南方的城市上學並安了家。

兒女有出息,都說楊老太苦盡甘來,有的是享不完的福,跟孩子們到大城市裏去過那喫穿不愁的日子,可這些年過去,楊老太只短暫的離家兩、三次就還回到大北屯,守着老屋子住。

村裏人說起來,楊老太就笑笑,城裏好是好,可我住不慣呢,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的,看得人眼暈啊。還是村裏好,空氣好,水好、人也好……

人們就笑她,你就享不了那福,不過沒事,大夥兒都在了,有啥事兒吱聲就好!

唉,我也是說麼,鄉里鄉親的。楊老太就笑,卻用手抹一把眼睛……

楊老太的老房子在村邊,院子裏種些菜,養了十幾只老母雞,她是個利索人兒,把個屋子、院子打理得乾乾淨淨,井井有條的。沒事的時候,就坐在小凳子上嘮嗑……

和誰嘮啊?

黃皮子。

村裏人家幾乎家家都有被黃皮子拖走老母雞的事兒,單單楊老太家沒有。她家的十幾只下蛋的雞,從養上就一個都不少。有村裏人好奇,問過楊老太,她只是一笑而過,並不做答。

你道是爲個啥?不是楊老太揣着掖着,是她沒法說呢。楊老太不願意跟兒女去城裏生活,他們就爲楊老太寄來生活費,所以,楊老太生活不愁,雞下的蛋也是隻喫一兩個,剩下的,就都給了黃皮子。

每拾夠一籃子,就讓黃皮子抬走。你沒看錯,是抬走,兩個黃皮子,一隻抓一邊,一起用力,步伐一致,抬着籃子就走了。

故事:老太走後黃皮子送行,兒子要趕走它們,棺材卻有了聲響

故事圖片,故事圖文無關

楊老太有時悶了,想找個說話的,一拍手,就會竄來只黃皮子,聽她說道說道。她甚至都爲它們起了名兒,那隻大個兒的叫大哲,小個點的呢,就叫小玉。

咋是人名呢?是她那一兒一女哈!

有時“兒女”都在,楊老太就叨叨,你別啥都聽媳婦的,大老爺們的,也得自己有個主意呢。還有你,小玉,你婆家人不錯,別動不動就生氣,好好過日子呢……

兩隻黃皮子就歪着小腦袋,專心地聽,有時還吱吱地應着楊老太,好像聽進去的樣子……楊老太就笑,還是你們好,叫一聲就來了,不像他們兩個,走了就不回來……說着望向遠方……

有天大早上,楊老太鄰居家劉嬸的門被啪、啪地拍着,劉嬸開門一看,不遠處一隻黃皮子吱吱直叫,並不時看楊老太的院門。劉嬸一下明白了,跑去看楊老太,已經沒了氣息。

劉嬸趕緊給她的兒子大哲打電話。大哲和小玉趕來已是第二天了,村人幫着他們張羅了好些事兒,大哲和小玉感激不盡。

只是遠遠得,老有兩隻黃皮子蹲守着。大哲就火大的,抓起塊石頭打過去,那黃皮子躲了開,可還是不走……大哲又撿了石頭扔,這時只聽得楊老太的棺材裏發出了很大的聲響,咚咚地……

大哲和小玉嚇壞了,跪在棺材前哭……劉嬸就勸他們,許是你們讓老媽不滿意了呢……

楊老太如期下葬了,大哲和小玉辦完老媽的事兒也準備走了。走之前,他們又到楊老太的墳前,看老媽最後一眼,老遠地就看到兩隻黃皮子,跟人一樣,跪在楊老太的墳前……大哲和小玉的眼淚止不住,嘩地掉了下來……(故事完)

故事:老太走後黃皮子送行,兒子要趕走它們,棺材卻有了聲響

故事圖片,故事圖文無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