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科學日報報道,近日由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州南部醫學中心帶領進行的一項多院校合作的廣泛調查提供了新的證據表明,尼安德特人其實是獨立於現代人類(智人)的另一個獨特物種,而非現代人類的亞種。

尼安德特人其實是獨立於現代人類(智人)的另一個獨特物種

  這項研究調查了尼安德特人的整個鼻複合體,包含了來自不同學術背景的研究人員。 這項研究還表明尼安德特人的鼻複合體並不劣於現代人類的,這個物種的滅絕很可能是因爲與現代人類之間的競爭,而非尼安德特人的鼻子無法適應更寒冷更乾燥的氣候。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州南部醫學中心細胞生物學學院大體解剖學共同學科主任、副教授塞繆爾·馬克斯(Samuel Márquez)博士和他的專家小組將這項有關尼安德特人鼻複合體的研究發現發表在11月的期刊《解剖學記錄學報》上。

  他們表示,對尼安德特人鼻子的研究延續了一個半世紀,然而對這解剖學之謎的研究卻一直是從錯誤的角度展開的。之前的研究將尼安德特人的鼻子尺寸與現代人類的進行對比,包括現代歐洲人和因紐特人,而這些人羣的鼻複合體已經適應了寒冷和溫和的氣候。

  然而,目前這項研究提供了新的證據表明,由於單獨的進化歷史以及整體的顱體平面,這一已滅絕羣體的上呼吸道功能是依照另一套不同的法則,從而導致出現一系列任何智人人羣都不具備的特徵。馬克斯和他的由古人類學家、比較解剖學家和耳鼻喉科醫師組成的研究小組調查了古人類學裏最具爭議性的兩個問題:尼安德特人是否是有別於現代人類的一個不同物種,以及究竟他們頭骨形態的哪一方面進化了以適應寒冷的環境。

  “基本的原則是對多樣化的現代人類人口羣體的鼻區域進行全面調查,並將這些數據與化石證據進行對比。我們利用了傳統的形態測定、基於3D座標數據的幾何形態計量學方法,和CT成像。” 馬克斯解釋道。

  研究合作作者、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州南部醫學中心解剖學講師安東尼·帕格諾(Anthony S. Pagano)帶着microscribe數字化儀——用於從研究化石裏收集3D座標數據的設備——前往各大歐洲博物館,因爲利用傳統的形態測定方法可能會遺漏某些空間信息。“我們的研究集合了各個小組成員的專長。” 馬克斯博士說道。“我們能夠‘預感’這些尼安德特人位於現代人類範圍的哪片區域。”

  研究合作作者、歐根葛雷博沙伊德耳鼻喉科學研究教授、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Paleorhinology實驗室的主任威廉·羅森(William Lawson)博士表示,尼安德特人的外鼻孔類似於某些現代人羣,但他們的中部前突(也即面中部的突出)卻令人驚奇的不同。這一不同只是一系列尼安德特人鼻部特徵之一,這暗示着他們鼻部的進化發展與現代人的迥然不同。羅森博士的結論是建立在自身長達40多年的臨牀經驗上,他已經診斷和治療過7000多名病人,這些人羣足以體現人類鼻解剖學的多樣性。

  這項研究的其它合作作者還包括伊坎醫學院的特聘教授、解剖學和功能形態中心主任傑夫瑞·萊特曼(Jeffrey T. Laitman)和進化靈長類動物學紐約財團(NYCEP)的主任艾瑞克·德爾森(Eric Delson),他們都是經驗豐富的古人類學家,每個人對尼安德特人的研究都已經超過50年。

  萊特曼博士表示這篇文章對尼安德特人鼻部區域適應寒冷的問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尤其是將這一系列特徵與現代人類適應寒冷的特徵區分開來。萊特曼博士的研究顯示當與現代人類進行對比時,尼安德特人化石顯示了截然不同的聲道比例。現在這項最新研究確定了鼻結構和功能潛在的物種級別的差異。

  萊特曼博士說道:“這項研究的優勢在於它考慮了尼安德特人的鼻複合體,而非只研究單一特徵。通過調查這套完整的形態學特徵,我們現在總結稱尼安德特人是我們的近親,但並不是我們的一部分。”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人類學館的名譽館長、尼安德特人解剖學和功能形態學專家伊恩·塔特索爾( Ian Tattersall) 表示:“馬克斯和同事對尼安德特人頭骨裏非常重要的複合物進行了令人興奮又有趣的調查,而這一部分往往容易被忽視。” 塔特索爾博士並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希望“幸運的話,這項研究將刺激更多未來研究,或可能確定的揭示尼安德特人其實是一個獨特的單獨物種。”這項研究得到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資金支持。

 

微信掃碼關注

每日推送新鮮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