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起來寫詩啦老祖宗!古人犯懶真是攔不住啊……

俗話說得好:

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有蚊蟲冬怕冷,收拾書包待明年……

可別以爲只有我們纔會犯懶,那羣古代的“大詩人”,犯起“懶”來,比我們還過分,老祖宗們,你們到底要懶到什麼程度?!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唐·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贈鄰女

唐·魚玄機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懶得起牀……懶得化妝……咿,好像和平時的我們一樣一樣哦!

穿

浣溪沙·閒弄箏弦懶系裙

宋·晏幾道

閒弄箏弦懶系裙,鉛華消盡見天真。

眼波低處事還新,悵恨不逢如意酒。

尋思難值有情人,可憐虛度瑣窗春。

宋·王令

衣冠慵整鬢慵梳,萬事從來靜有餘。

卻笑嵇康慵未得,區區猶作絕交書。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太白兄,雖然知道你是曠達疏懶,但是這也太不雅了!

絕句漫興九首·其六

唐·杜甫

懶慢無堪不出村,呼兒日在掩柴門

蒼苔濁酒林中靜,碧水春風野外昏。

醉題王漢陽廳

唐·李白

我似鷓鴣鳥,南遷懶北飛。

時尋漢陽令,取醉月中歸。

立冬

唐·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偶然作

唐·王維

老來懶賦詩,惟有老相隨。

宿世謬詞客,前身應畫師。

不能捨餘習,偶被世人知。

名字本皆是,此心還不知。

新涼感興

宋·楊萬里

初退生衣進熟衣,新涼只與睡相宜。

草爭人跡微疏處,荷怯秋風欲動時。

又是一年將過眼,如何兩鬢不成絲。

中元節後新來懶,草冊才抄第二詩。

上述詩文,大家都是文藝地懶一下,嬌俏地懶一下,這種懶勁兒,如果非要解釋,不如說是曠達瀟灑,不如說是“沒心思”。

但是這一位,懶得情真意切,不光懶,還要大肆寫作,誇讚自己懶得出奇、懶得特別、懶得有格調:

詠慵

唐·白居易

有官慵不選,有田慵不農。

屋穿慵不葺,衣裂慵不縫。

有酒慵不酌,無異尊常空。

有琴慵不彈,亦與無弦同。

家人告飯盡,欲炊慵不舂。

親朋寄書至,欲讀慵開封。

嘗聞嵇叔夜,一生在慵中。

彈琴復鍛鐵,比我未爲慵。

這位曾被蘇軾誇讚“詩極高妙”的才子,去世時連皇帝都寫了悼詩的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看看這通篇都寫的什麼——

我就是懶得做官,我就是懶得種地,我就是懶得修房子懶得縫衣服,聽說以前有個叫嵇康的人出了名的懶,哇,他和我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嘛!

樂天表示,我懶我驕傲!沒寫夠!再來一首:

慵不能

唐·白居易

架上非無書,眼慵不能看。

匣中亦有琴,手慵不能彈。

腰慵不能帶,頭慵不能冠。

午後恣情寢,午時隨事餐。

一餐終日飽,一餐至夜安。

飢寒亦閒事,況乃不飢寒。

震驚!懶到什麼程度了呢?一頓飯管一天,除了睡就是喫,除了喫就是睡…

懶也就算了,他還要炫富!說什麼“我雖然懶,可是我有錢啊,不會像別人那樣忍飢受寒呀!”

白居易作爲一個唐朝公務員,好像確實也不缺錢,還記得人家在朋友圈炫的富嗎:如果大詩人也有朋友圈,這畫風你見過嗎?

不過,大家懶歸懶,做事情還是認真的。

溫庭筠寫得一首好詞,文思敏捷,傳說中八叉手而成八韻,有“溫八叉”之稱。

楊萬里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光流傳下來的就有四千二百多首,被譽爲一代詩宗(媽呀,說好的懶得寫詩呢?)

至於王維啦,杜甫啦,拉出來都是響噹噹一顆詩壇銅豌豆,偶生懶興,不過是閒適一把,意思一下啦。

至於白居易,更是將“懶惰”作爲自己不問世事,免於逢迎的擋箭牌,在偶爾的脫離俗世、飄然若仙中,物我兩忘,心生歡喜。

“文人是以疏慵爲尚的,在慵懶的日常舉動、性拙的心跡自陳中,撥顯出隱者的舒徐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情調。”

懶呀,也有懶的妙處,你說呢?

你“懶”嗎?懶到什麼程度呢?

婷婷姐姐

現代詩教先行者,

“婷婷唱古文”和《婷婷詩教》創始人,

孩子們喜愛的古文老師

5000年文化,3000年詩韻,我們的文化從未斷絕。

今天,兒童詩教開創者婷婷姐姐,已經把100多首古詩詞唱成了歌。而由教育部語文課程核心組成員周正逵先生和兒童詩教開創者婷婷姐姐合力打造的:《小學必背古詩75首(附10首)》也正式上線了!

《小學必背古詩75首(附10首)》

編 著:周正逵 主編;周穎 編寫

定 價:¥29.80

教育部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核心組成員、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員周正逵主編,內容優質。“婷婷唱古文”帶來古風盛宴,85首古詩和孩子一起唱,掃碼即聽,可詠可唱,且吟且歌。全書彩色印刷,配有相應水墨畫,如同暢遊畫廊,給讀者帶來全新的視覺享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