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眼中的風景名勝,乃至名勝格局,大多源於古人的遊蹤、旅跡與評說。可以說,名勝是古人造就的,今人只是追隨其後塵而已。風景煉成名勝,一切皆因人文的力量。

風景是如何煉成名勝的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如今,許多人都能背誦這篇全文三百多字的北宋名篇—《岳陽樓記》。不過,很少有人知道,作《岳陽樓記》的時候,範伸淹還未登上岳陽樓。

岳陽樓,原本是三國東吳大將魯肅在洞庭湖練兵時,修建的一座閱兵臺,原名“閱兵樓”。唐開元年間,宰相張說被貶到嶽州(今岳陽),在舊址上修起岳陽樓。到了北宋慶曆年間,滕宗諒(即滕子京)也被貶到此地(因濫用錢財被告發而貶官一級)。他欲重修岳陽樓,但不願動用官庫,也不想征斂於民。於是,滕子京發了一個告示,稱凡是有別人欠了多年而又不願意償還的債務,可以由官府代爲催討,但要獻出來資助官府。於是,債主們紛紛跑來告發,欠債者不得不爭相獻資。就此一招,滕子京竟然得到了近一萬緡(音mín讀“民”)的錢。龐大的“捐資”,加上兩年的時間,滕子京造起了一座極其雄麗的岳陽褸。

完工後,滕子京將樓的建築結構、四周風光,連帶一幅《洞庭晚秋圖》,一併寄給了身在鄧州(今河南鄧州)的好友范仲淹,請他爲樓撰文。

范仲淹身在千里之外,放下政務專程前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幸好,到鄧州之前,范仲淹曾經多次來往於蘇杭之間,遊覽過太湖;也曾經任知饒州,流連於鄱陽湖上,飽覽過湖光山色。回想過往的旅行,遙想千里之外的洞庭勝景,在超凡的記憶與想象之中,范仲淹欣然提筆,一篇洋洋灑灑的《岳陽樓記》就此問世。

因爲宏大的氣魄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岳陽樓記》領跑歷代記遊文章,岳陽樓也一躍列入中國四大名樓。以至於如今,很難想象一座沒有《岳陽樓記》的岳陽樓,會是怎樣的情形。

是岳陽樓催生了《岳陽樓記》,還是《岳陽樓記》催生了岳陽樓?是岳陽樓令范仲淹名垂千古,還是范仲淹令岳陽樓鳳凰涅粲?

名勝與旅行,這段時空交錯的成果,只是古人旅行的一個案例。

風景是如何煉成名勝的

古人出行,有帝王巡遊之旅,有佛道修行之旅,有士宦之旅,有求學之旅等,每一種都誕生有不同的旅行勝蹟。如果不同種類的旅行相互疊加,那麼,該地的成名指數便會呈幾何級上揚。

廬山的“身份證”上,就有許多古人的旅行標籤。第一個標籤,屬於彭祖,就是莊子說的那個整整活了800歲的老壽星。傳說中,彭祖是三皇五帝之一顓頊(音zhuān xū讀磚須)的長孫,熱愛遊覽天下名山大川。到了鄱陽湖畔的廬山,他遍遊山上的洞府,在石臺釣起來兩尾極大的鯉魚。鯉魚搖身變成兩條龍,馱着彭祖飛上了天。這下,彭祖成了神仙。能造就神仙的廬山,能不別樣嗎?

廬山不只出了這一位神仙。從各種記載來看,廬山的神仙隊伍還包括騎青牛的老子、騎白驢的方輔、匡俗、西周的三位武士等。前兩者,留下了成仙之前的修煉之廬,也留下了廬山的名號。

步秦始皇的後塵,漢武帝劉徹極其熱愛巡遊。他的任務之一,就是求取長生仙丹,自然不會錯過這座神仙產地。漢武帝興致勃勃地登臨了廬山大漢陽峯,瞻仰大禹治水留下的古蹟,還特意到匡俗成道成仙的地方立了祠堂,封其爲“南極大明公”。從此,廬山名聲大振,贏來通往名勝的第一次高潮。

廬山的第二次高潮與宗教有關。東晉太元年間,50歲的高僧慧遠法師來到廬山,見“廬峯清靜,足以息心”,便定居下來。慧遠在東林寺開闢“西方淨土”,創淨土宗,由此,廬山成爲南方的佛教中心,慕名前來廬山的人非常之多。興盛之時,山上居然“師徒衆往來三千,真信之士一百二十三人”。

幾乎與佛教同步,道教亦在廬山崛起。由此一來,廬山的聲名連續翻紅。愛好自然山水和崇尚隱逸之風的士大夫也不甘示弱,他們又創造了廬山通向名勝的第三次高峯:建立書院。

廬山的教育形象發端於白鹿洞,那是唐代李涉、李渤兄弟倆的讀書處。後來,李渤任江州刺史,白鹿洞的名氣漸大,許多淡泊之士紛紛來此隱居講學,“廬山儒風漸盛”。到了南宋,大儒朱熹重塑教育名山的形象,修建書院、徵求圖書,親自編寫教材,邀請像陸九淵這樣的知名學者前往講學……

當一切有形之物隨風消逝後,唯有詩文歷久彌新,使名勝成爲經典。略略蒐羅一下有關廬山的詩作,有隱居在此的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白居易在大林寺讚歎過“匡廬奇秀甲天下”,蘇東坡在西林寺牆壁上寫下“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領悟……

有人統計,在廬山的旅遊資源中,涉及到古人蹤跡的有近200處,而古人對它的吟詠詩文高達4000多篇。

風景是如何煉成名勝的

南京師範大學的學者曾經做過一個調查,讓以漢語言文學、社會學專業學生與旅遊從業人員爲主體的被調查者,推薦與文學有關的景點。結果,唐代張繼的《楓橋夜泊》與江蘇蘇州的寒山寺名列前茅。

通常,寺廟的名聲多和香火是否旺盛相關,寒山寺是少見的例外。

寒山寺,初建於南朝梁時,本是一座寂寂無的寺院,因爲唐初的詩僧寒山在此居住,有了現在的名字。但是,真正讓這裏家喻戶曉的,要歸功於張繼的那一首詩。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只用了六種意象,便將讀者帶到了一個霜夜寒沁的夜晚,恰逢夜半,遠遠鐘聲入船,旅愁難眠的人,聽來會更覺惆悵。當時的張繼到京城趕考,名落孫山,正無奈地停泊在旅途之中。這首詩,寫的是一種羈旅的離愁,並不爲寺、爲橋而作。只是因爲他正好停泊在寒山寺外、楓橋邊。

張繼絕不會想到,一首即興之作會帶來如此巨大的反應:後世比他名聲更大的才子們,如白居易、杜牧、文徵明、唐伯虎等等,都成爲他的粉絲,紛紛寫詩與其箏奇鬥妍,卻沒有誰能夠超越他。

因爲詩作早被傳到日本,三尺小童皆能背誦,所以,每年都有很多日本人飄洋過海,只爲一聽寒山寺的悠悠鐘聲。張繼最大的功勞,是讓這座本不知名的小寺,意外地收穫了雋永的意境與流傳千載的盛名。

因個人的旅行之作而使山水或寺觀一舉成名,寒山寺並不是孤例。比如王羲之與衆人雅集,留下《蘭亭序》,蘭亭方海內揚名;李白7次遊安徽敬亭山,寫下《獨坐敬亭山》,這座山遂名聲鵲起。

如果說名人只是推波助瀾,未免小看了他們的力量。名人更善於創造名勝。

北宋慶曆五年(1045年),歐陽修因爲朝中權貴傾軋,被除去河北都轉運按察使的職位,貶任偏僻的滁州山城。當時愛女新喪,歐陽修心情極爲低落,所幸滁州山水秀美,民風淳樸,聊有安慰。爲政之餘,歐陽修悠遊山水,訪古探奇,與山中的智仙和尚結爲好友,建造了醉翁亭。

小亭本無所謂名勝,但加上歐陽修的才情和《醉翁亭記》,情況就發生了180度的轉變。

歐陽修離開滁州後,文豪蘇軾曾親自楷書寫下《醉翁亭記》,刻碑立於亭中。歐文加上蘇字,慕名前來拓碑的人絡繹不絕。據說,因爲拓摹用的毛氈太過緊俏,山中的老和尚甚至把墊牀用的毛氈也貢獻了出來。

如今,這座小亭雄踞安徽琅琊山上,成爲勝景。而這一切,都是歐陽修偶爲的功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