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過婦科體檢的女性朋友應該都知道,有一項必檢項目,那就是白帶,它常常包括陰道pH、陰道清潔度、陰道微生物等,以此來判斷女性是否存在白帶異常,是一項有關女性生理衛生的身體檢查。

以陰道清潔度爲例,它是判斷白帶異常和婦科炎症的重要因素,那麼對於每年都做婦科體檢的女性朋友而言,你們是否真的瞭解什麼是陰道清潔度?陰道清潔度不過關怎麼辦?今天我們有必要給大家普及一下這個概念。

什麼是白帶異常?

女性陰道內常有少量分泌物,我們稱之爲“白帶”,正常情況下,白帶包含了少量的輸卵管分泌液、少量的子宮內膜分泌物、它主要是子宮頸管的分泌物和陰道粘膜的滲出液以及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還有大量的益生菌羣,也就是我們常常給大家普及的乳酸桿菌,另外還有少量的前庭大腺分泌物,佔比率很小的各種細菌微生物。

正常的白帶清澈像蛋清或白色糊狀,沒有腥臭味,在排卵期和妊娠期,由於雌激素水平的增加,白帶的量也會增多,而絕經後的婦女,由於雌激素水平低下,白帶會減少。如果出現陰道炎、宮頸炎或是內生殖器的病變時,白帶除了會增多,還會伴有異味及性狀的改變。比如比較典型的黴菌性陰道炎、白帶會像豆腐渣一樣。

陰道內環境本是菌羣共生的平衡環境

陰道清潔度用於評判陰道內環境是否正常。女性的陰道是與外界相通,不是一個無菌狀態,正常陰道內有大約20餘種微生物寄居,包括需氧菌和厭氧菌,它們和平共生,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關係,不會引起疾病。

其中佔絕對優勢的叫做乳酸桿菌,是一種厭氧菌,正常生理狀態下,它佔了陰道內所有微生物的97%,它在無氧的情況下發酵糖原產生大量乳酸,可以維持陰道的酸性環境,抑制病原體的生長,發揮陰道的“自淨作用”。如果某些原因導致乳酸桿菌減少,陰道內的菌羣比例改變,致病菌就容易趁虛而入,陰道炎、陰道病就發作了,這時候,陰道清潔度就會出現問題。

陰道清潔度分級是這樣的

陰道清潔度,分爲Ⅰ度、Ⅱ度、Ⅲ度、Ⅳ度,分度是在顯微鏡下進行的。

Ⅰ度:指陰道內的細菌以乳桿菌爲主,可以看到大量的陰道上皮細胞,看不到球菌等雜菌,膿細胞在高倍鏡下,一個視野不超過5個;

Ⅱ度:陰道的細菌僅有部分是乳桿菌,僅看到部分陰道上皮細胞,膿細胞在高倍鏡下,一個視野大於5個不超過15個;II度的白帶,乳酸桿菌和陰道上皮細胞比Ⅰ度有很大的減少,而且,也會看到部分的膿細胞和雜菌;

Ⅲ度:僅能看到很少量乳桿菌和陰道上皮細胞,相反,雜菌數目增多,膿細胞在一個高倍視野下,有15~30個;

Ⅳ度:與Ⅰ度完全相反,幾乎看不到乳桿菌和陰道上皮細胞,視野下都是雜菌,膿細胞高於30個。

所以,陰道清潔度是度數越大越不好。在臨牀上,清潔度Ⅰ~Ⅱ度是正常的;Ⅲ~Ⅳ度是異常的,大多數情況下是感染引起的,要結合白帶常規檢查有沒有滴蟲、黴菌或是線索細胞,單純清潔度增高也可以是非特異性陰道炎。

陰道內膿細胞的增多或者雜菌的增多,乳酸桿菌減少、其他微生物比例增加,最常見的因素,還是感染因素。一般是因爲性生活導致的感染;其次是間接感染,比如因爲馬桶、衛生巾、游泳、盆腔炎症的感染等等,這樣導致的間接感染,也常會導致陰道清潔度不良。

陰道清潔度異常的治療和預防

對於健康的女性來說,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積極治療原發病:也就是對於陰道以外的致病因素,要積極治療,比如有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積液、糖尿病等要積極治療。

要規範使用抗生素:不要濫用抗生素,該用的時候,如黴菌性、滴蟲性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病等,按照療程標準使用,不要用用停停,細菌沒有殺滅,抗藥性反而出現了;也不要盲目長期大量應用,要遵從醫囑。

儘量不要灌洗陰道:如果陰道出現不適,診斷清楚以後再遵從醫囑針對用藥,陰道灌洗會破壞陰道的正常菌羣,導致陰道抵抗力下降。反而造成陰道頑固的反覆的感染。

避免不潔性生活:因爲造成陰道清潔度常常是性生活污染帶來的,有時需要兩人同時治療。男性的包皮過長也容易造成女性陰道不適和感染,甚至宮頸病變。因此建議性生活前後要做好必要的清潔護理,性生活前後都要用Inner感(茵娜感)泡沫護理液清洗私密處,兩人都要清洗,性生活過後,建議女性朋友及時使用一支Inner感(茵娜感)抑菌清潔凝膠,補充因精液等造成陰道內部的乳酸流失,預防有害菌的入侵。

注意個人衛生:注意公共馬桶、個人用具不要混用等,避免間接感染,同時每天要做好必要的私密護理,儘量使用弱酸性的溫和護理液清洗私密處。

夏天天氣炎熱,女性的外陰局部容易出現問題,建議女性儘量少使用不透氣的護墊,保持外陰的清潔、乾燥。堅持每天更換內褲,最好是穿寬鬆、棉質、透氣的內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過度勞累,避免熬夜,防止身體抵抗力下降,從而維護良好的陰道生態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