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新股首日涨停限制,合理性几何?

涨停板

这些年来,在A股市场中常有新股爆炒不败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发行监管红线的存在,拟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前基本上把发行市盈率设立在23倍以下,但此举却间接抬升了新股后续的炒作空间;另一方面则在于新股上市定价的设置,尤其是当前A股市场上市首日设置涨停板的限制,却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股上市首日的表现空间,为新股上市后次一个交易日的炒作创造了空间。

新股上市首日有44%的涨停板限制,这在全球成熟股票市场中也是非常罕见的。或许,对于44%的首日涨幅限制行为,实际上有人为限制价格的迹象,影响到股票市场的市场化运行节奏。与此同时,在实际情况下,对于部分券商机构或大资金大机构而言,可能会存在VIP的交易通道,而在新股上市之际,实际上意味着其定价权与话语权未必会在市场手中,而对于部分大资金大机构来说,可能容易主导着新股的后续走势。

对于取消新股首日涨停板限制的讨论,实际上早已获得了市场的关注,但争议声音并不少。然而,从实际情况分析,对于新股首日涨停板的限制设置,将会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的交易量,而当股票价格触及到首日涨停板限制时,新股的流动性与交易量也基本上受到了约束。与此同时,在人为限制股票价格的同时,实际上也会把市场炒作的热情留到了下一个交易日,而在大资金大机构占据一定话语权与主导权的背景下,却容易引发新股在随后的交易时间内出现连续涨停板的走势,当新股上市数天以上之后,其交易量与流动性才得以获得实质性的提升,届时才能够真正有效实现市场自我调节的目标。或许,对于新股首日涨停板限制的政策,可能需要到了改革的时候了。

既然新股上市首日设置涨停限制可能会抑制新股的炒作需求,且不利于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市场化运作,那么对于取消新股首日涨停限制的举措到底可不可行呢?

实际上,对于新股上市首日遭到市场热炒的原因,既有人为限制涨幅的问题,也有发行红线设置过于严格,企业未必按照市场的真实需求完成上市前的发行定价,由此却为上市后的股票价格炒作创造了空间。不过,换一种角度思考,即使取消了新股首日涨停的限制,那么可能仍然存在新股上市首日爆炒的风险,甚至不排除部分股票,在新股上市首日爆炒后,随后几个交易日仍然存在持续上涨的可能。

但是,从现实情况分析,取消新股首日涨停限制,有利于新股上市首日就可以获得充分的流动性与交易量,不至于以往人为限制了价格表现,且从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股票的交易量与流动性需求。从这一个角度思考,实际上还是可以起到抑制新股上市后价格持续爆炒的影响,但在上市首日,新股获得炒作的概率仍然较大。

由此可见,对于取消新股首日涨停的限制,还是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但未必可以迅速抑制新股上市首日的价格炒作热情,却可以对新股成功上市后一段时期内的价格炒作形成或多或少的抑制影响。

实际上,对于新股上市首日爆炒的原因,还是颇显复杂,但并非仅仅局限于首日涨停限制的因素。其中,正如上文提及的新股发行监管红线的问题,人为设置了偏低的发行市盈率,间接推高了二级市场的股价表现。再者,例如新股供应量保持均匀状态,未能够形成批量上市,提升市场供应量的压力,不利于压缩新股的溢价率水平。但是,就目前的市场环境分析,股票市场却处于供需失衡的状态,显然已经无法承受更多的供应量补充,借助批发新股压低新股溢价率的策略显然不能够行得通。

纵观这些年来新股上市后的表现,归根到底还是离不开价值的影响。换言之,则是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还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假如上市公司的定价偏高,二级市场表现过于激进,那么终究还是难逃股票价格理性回归的过程,更有甚者可能会步入长达数年时间的熊市调整行情,直到价格合理回归核心价值为止。

事实上,对于近年来新股上市后的价格走势,多以上市初期获得炒作后逐渐步入阴跌走势的表现为主。在此期间,市场环境好坏是影响股票价格表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则与新股的基本面与盈利增速能力有关。退一步思考,假如新股的持续盈利能力未能够满足市场的预期,那么其二级市场的股票价格表现也将会明显逊色,市场给予的定价也会有所降低。

截至目前,在A股市场表现低迷的环境下,新股仍然是A股市场颇具赚钱效应的重要途径。但是,与之相比,纵观上市公司的股票表现,普遍存在投资赚钱效应不佳,价格表现分化明显的特征。即使如此,解决新股爆炒的问题,仍然不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关键所在,还是在于完善配套,从实质性提升股票市场的退市率水平,以实现股票市场上市率与退市率的均衡发展局面。

或许,对于取消新股首日涨停限制的举措,有利于改变新股上市后连续无量涨停的局面,尽可能在短时间内盘活新股的流动性与交易量,以实现新股上市后的市场价格自我调节需求,也许这也是一种积极的探索与尝试。但是,取消新股首日涨停限制的做法,未必可以从根本上打击市场投机,新股爆炒神话未必可以得到完全根治,而在实际情况下,政策措施仍需要根据市场的真实运行特征进行灵活调整,逐渐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以尽可能实现原有的目标任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