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同等條件下,專制國家打不過民主國家?

邵旭峯

關於這個話題,好像是某位巨人所言,其實也是一般規律,在信息開放和民智越來越發達的今天,尤其如此。

從觀念來說,專制國家的軍人和指揮官缺乏基本的信任,覺得打仗是爲一個人或少數人打,所以一到關鍵時刻就跑了或觀望掉鏈子;民主國家軍人覺得是爲自己打仗,是在爲自己和自己所依存的制度和國家打仗,所以會盡力而爲,當然,也珍視生命。

與觀念同等重要,乃至於更重要的,是綜合國力的問題——確實能凝聚到一起的綜合力量而非貌似能集中整合起來的力量,還有軍事力量的問題。

下面就以伊朗和以色列爲例,來討論這個問題。

軍事力量就像一個國家的矛(還有盾)。兩國交戰,一方面是矛與盾的直接比拼,也是兩國綜合國力的比拼,綜合國力就是持矛的人。

這個綜合國力不是說誰富誰就強,中國宋代是歷史上最富裕的朝代,但也最弱,據稱GDP佔當時世界1/3到一半,但連一個小小的西夏(總兵力4萬)都打不贏。富而弱,根本原因就是力量鬆散,沒被整合起來。

同等條件下專制國家打不過民主國家?

宋代龐大的人力和物力不能被整合的根本原因,是其地處東南,商業發達、漁業發達,加上農耕,經濟模式多元,但政權結構和理念核管理模式,還是之前在自給自足的農耕經濟之上形成的,互相不配套。王安石變法就是想改革政治體制和相應理念和模式,以適應經濟基礎,但遭遇到極大反對最終失敗。

綜合國力,直白來說,一方面看富裕和發達程度,另一方面看人力和物力被集中整合的程度,還看綜合凝聚力。戰國時期,秦國經過變法,打破奴隸主和地主和專權的貴族階層(這都是阻隔與分散經濟與最高權力的力量),小自耕農的生產能力被極大釋放,並與國君直接聯繫,一方面經濟明顯超越別國,更重要的是,人力和物力被高度整合集中,所以,綜合國力遠遠超越別國,最終統一了天下。

同等條件下專制國家打不過民主國家?

在現代社會,綜合國力體現爲市場經濟的發達與開放程度——人力與物力被高度激發,被各自高度優化整合,並且通過市場交換刺激更加優化的再整合與生產和發展。人與人公平競爭、企業與企業公平競爭,優勝劣汰。各行各業都高度發達、之下的企業高度發達,企業內的人也儘量強化自己併爲企業和國家奉獻技能和創新。在明確的人才需求導向下,教育爲這樣的經濟與社會竭力培養輸送人才,不僅如此,還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公平競爭的環境與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吸引世界範圍內的優秀人才前來加入。

國家從經濟結構就結成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綜合混一的強大國力,這個力量是自給自足的農耕經濟遠遠無法比擬的。

與這個配套的,是以文化認同爲核心的綜合凝聚力的深度與廣度。

如上就是一個現代條件下綜合國力強大的基本體現和要求。如果還要是一個軍事強國,就需要在在綜合國力強的基礎上,疊加軍事因素,具體就是軍事工業要和經濟渾然一體,美國就是這樣的國家。而非軍事與國家經濟隔離,最高層用榨吸別的互不相干只和中央保持單線聯繫的行業和經濟單元和具體的人的方式發展軍事——計劃經濟,這樣,軍事遲早會拖垮國家經濟整體,軍事本身也喪失基礎而越來越弱,前蘇聯和俄羅斯就是這種模式,其解體也是這個原因。

同等條件下專制國家打不過民主國家?

軍事強國具備的要素,還要有一套高效的兵役制度,這個不僅體現爲國家強制國民國民服兵役,更體現在國民願意爲國而戰,骨子裏尚武。說到這點,就又得說美國,全民擁槍,全民皆兵。

兩國打仗,除過如上綜合國力與綜合軍事實力——矛的強大程度和持矛的人的強大程度,還直接取決於矛頭的堅硬鋒利程度,在現代條件下尤其如此,矛頭就是古代的前鋒部隊,第一波打擊軍力。

現代戰爭,美國進攻2003年進攻伊拉克是分水嶺,之後基本轉變爲藉助高清衛星和偵察機、預警機等儘可能“看清”對方軍事部署調動情況,乃至於導彈、火箭彈的發射情況,並針對性發動攻擊和防禦。一方面靠誰比誰更看得清、一方面比誰比誰更能出其不意發動進攻(比如隱形戰機和導彈以及其他中遠距離跨越高山大河出其不意發動進攻)、也比發動進攻的火力猛烈程度,還比防禦和攔截、反擊的效率。

同等條件下專制國家打不過民主國家?

現代戰爭,往往第一輪打擊就決定戰爭勝負。

主要就是這些。

從如上依據出發來判斷以色列和伊朗,雖然伊朗擁有幾十倍於以色列的國土面積,將近10倍的人口,但能被集中和整合的綜合國力比不上以色列,凝聚力也是,矛和持矛的人,都以色列強。

“矛頭”更是。以色列極高的受教育程度、尚武精神和作戰素養,加上先進的武器,第一波攻擊,是伊朗遠不能比擬的。

伊朗經濟主要依賴石油出口並控制在少數人手中人與人、企業與企業很難公平競爭,加上教育滯後,大量支持國外力量···幾經折騰的石油出口(在覈協議之前,美歐對伊朗石油前面封鎖和壓制,而同時美國石油開始崛起)很難支撐伊朗經濟整體,而持續下滑,伊朗本幣里亞爾是一貶再貶,民衆生活艱難,大量搶購美元和黃金——在里亞爾和美元之間民衆似乎更願意相信美元。

伊朗和經濟結構和分配結構,和俄羅斯非常近似,只不過俄羅斯還有軍工。

社會問題爆發,伊朗民衆開始組織規模越來越大的示威遊行,抗議政府腐敗低效、抗議政府不管民衆光支援敘利亞政府和黎巴嫩真主黨和胡賽武裝,示威隊伍甚至喊出讓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去··的口號——這在之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示威遊行隊伍受到衝擊,有幾人遭受槍擊傷亡,之後伊朗又舉行大規模遊行予以悼念。

眼下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開始最高程度制裁,和相關國家開始大規模壓制伊朗石油出口,伊朗經濟可能面臨奔潰,社會問題也會更加激烈爆發。

說白了,就是伊朗發達開放程度不夠,人力和物力沒有被廣泛與深沉調動起來,更重要的是,利益集團和普通民衆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明顯乃至於對立。這樣的國家,綜合國力和綜合凝聚力是最弱的,大反而成了拖累。

大家應該記得當年美國進攻伊拉克的情況,美軍不但沒有陷入“人民的戰爭的海洋”,反而遭遇了相應的民衆和反水的軍隊潮流,讓美軍都有點猝不及防——這是局座召忠軍事生涯最大的預判硬傷。而現在,伊朗的社會分化程度應該超過伊拉克。

綜合國力如此,再看看軍事力量。

雖然伊朗陸軍和海軍(但艦艇數量車不多)人數遠遠多於以色列,但以色列的坦克、裝甲車、火炮,尤其是戰機和防空系統都數量多於和先進於伊朗,一句話,就是以色列軍隊現代化程度遠高於伊朗。也就是以色列的矛要比伊朗的矛強。

現代戰爭,除過美俄中等幾個國家可以從域外發射大量巡航導彈之外(戰機也參與,但可能還是域外中遠距離發射),其他國家幾乎都依賴空軍和戰機開始第一輪攻擊波。

毫無疑問,以色列空軍裝備數百架F-15和F-16戰機不僅在中東瑤瑤領先其他國家,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和以色列拉開架勢空戰,除過美國,沒有國家應該有必勝把握。

F-15是諸如F-22、F-35等隱性戰機之前最優秀的戰機,據稱擊落過100架以上別的戰機但自己從未被擊落過!

同等條件下專制國家打不過民主國家?

眼下的以色列開始裝備世界最先進的F-35戰機,也繼續加大了武器引進和升級換代。

以色列塗裝奇特的F-35

總之,相對於伊朗,以色列從矛頭(先鋒攻擊力)到矛(全部軍力),再到持矛的人(綜合國力與凝聚力),以色列都勝出·····

·由於自危意識、民族性格,尚武與奉獻精神、極高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優秀的作戰訓練和素養,加上先進的武器裝備。以色列堪稱地球第一平頭哥。

同等條件下專制國家打不過民主國家?

平頭哥無所畏懼,以色列也是經常能動手就不囉嗦乃至於動完手也不囉嗦,由於其強悍的軍力和民族性格和極強的民族凝聚力重點還有核武器,即使不時攻擊敘利亞境內的俄羅斯目標,北極熊也經常三緘其口···

總而言之,現代社會,同等條件下,民主國家的綜合國力——能凝聚起來的力量遠大於專制國家,一方面經濟本身就發達,科學技術更發達,軍事力量也強,第一波打擊的力度也大。所以不要說同等條件,就是專制國家條件自身條件好一點,也還是打不過民主國家,國土面積是以色列幾十倍、人口將近10倍、能源基礎遠超以色列的伊朗就是例子,還有以色列之前5次的中東戰爭都能說明問題。

至於爲什麼民主國家的經濟和科學技術以及綜合國力要遠強於專制國家?請瀏百度拙文“爲什麼全世界發達國家都繼承發揚傳統文化並吸納外來文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