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觀公私收藏的嘉慶年款洋彩“萬代如意”尊,可堪與此條檔案相匹配的,其一爲上海博物館藏的“清嘉慶 綠地洋彩螭龍穿枝花卉紋雙耳瓶”,其二即爲是此拍品,“清嘉慶松石綠地洋彩穿花螭龍紋如意萬代耳雲口瓶”,二者恰爲一對。是此拍賣的“清嘉慶 松石綠地洋彩穿花螭龍紋如意萬代耳雲口瓶”,即爲乾隆皇帝退居“太上皇帝”後,爲寧壽宮定燒的作品。

2019年6月2日晚,中國嘉德2019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在嘉德藝術中心舉槌,本場共98件精品上拍。其中,清嘉慶松石綠地洋彩穿花螭龍紋如意萬代耳雲口瓶以諮詢價上拍,現場以1800萬元起拍,以百萬到五十萬階梯數輪加價後,以2600萬元落槌給電話委託,加佣金最終2990萬元成交。

清嘉慶 松石綠地洋彩穿花螭龍紋如意萬代耳雲口瓶

珍寶館位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東麓,內陳設有清宮舊藏的各色寶石,閃閃發光的金銀器皿,珍珠翡翠、金絲鳳冠及象牙玉雕,各類珍寶舉世無雙。此館所在宮殿區域名爲寧壽宮,明代時這裏只有稀疏的幾座宮殿,是供太后、太妃養老的宮區。到了清康熙年間,康熙皇帝爲了讓皇太后頤養天年,於康熙二十二(1683年)年建造了寧壽宮。

乾隆帝

到乾隆年間,爲表示對祖父康熙皇帝的敬仰之情,乾隆皇帝多次表示決不超過祖父六十一年的在位時間。因此,乾隆帝年逾六十歲後,就開始着手爲自己的“太上皇”時期準備一個舒適的養老之所。從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二年(1772-1777),其共用五年的時間,擴建寧壽宮建築羣,耗銀143萬餘兩,終有現在富麗堂皇的殿宇。

是此拍賣的“清嘉慶 松石綠地洋彩穿花螭龍紋如意萬代耳雲口瓶”,即爲乾隆皇帝退居“太上皇帝”後,爲寧壽宮定燒的作品。“萬代如意”意指瓷器肩部的如意耳及其下墜的萬字紋錦帶。

鼓腹部分,中心主體紋飾爲乾隆洋彩常見之五彩銀蓮花,蓮花上生靈芝及壽桃,此些再下繪有主體爲胭脂紅色的對稱螭龍,爪握蓮枝,所有紋樣又由纏枝花卉相連。瓶口沿爲翻口如意頭,黃彩做地,兩色藍彩勾出如意頭邊框,內各繪三瓣花卉紋,口上下均塗一圈金彩,精細之致。底落“大清嘉慶年制”六字礬紅篆書款。

上海博物館藏 清嘉慶 綠地洋彩螭龍穿枝花卉紋雙耳瓶

通觀公私收藏的嘉慶年款洋彩“萬代如意”尊,可堪與此條檔案相匹配的,其一爲上海博物館藏的“清嘉慶 綠地洋彩螭龍穿枝花卉紋雙耳瓶”,其二即爲是此拍品,“清嘉慶松石綠地洋彩穿花螭龍紋如意萬代耳雲口瓶”,二者恰爲一對。

香港蘇富比,1999年11月1日,Lot 401

除上海博物館例外,另有一乾隆朝例與是此拍品瓶身所繪圖案基本相同,唯雙耳爲蝙蝠與壽桃組成的“福壽”耳,售於香港蘇富比,1999年11月1日,Lot 401。

清一代琢器多飾有各式雙耳,雙耳式樣越繁複、越不易燒造,越可見器物品級之高。而翻口如意頭的造型,爲乾隆朝首創,因燒造難度大,廢品率高,博物館藏洋彩傳世品僅見極少幾例。2011春紐約蘇富比拍賣中,清乾隆霽藍描金開光粉彩花鳥暗刻松石綠釉如意雙耳尊以逾1800萬美元;

本件如意萬代耳雲口瓶,集盛清珍稀裝飾技法及吉祥紋樣於一體,體態中正,髮色極佳,爲清代洋彩瓷器中不可多得的極美品。此瓶曾於中國嘉德1995年秋季拍賣中釋出,事隔二十四年後,再次現身嘉德,可謂嘉品回嘉。

來源:雅昌論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