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战争时期的特殊产物,政府和军阀为了缓解军饷紧张,在战区发行的临时流通币——军用票。

早在同治六年(1867年),陕西巡抚部院为发给清军军饷以镇压西捻军,左宗棠颁发了军饷银票。这种军饷银票堪称中国第一种军用票,也是所见中国票面尺寸最大的军用纸币(长360mmX218mm),这种军饷银票极为珍贵,国内博物馆中仅见上海博物馆收藏,无价可考。

辛亥革命后,由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全国各地讨袁军发动讨袁战争。战争结束后,各地讨袁军各自为政,在西方各国的支持下,成为西方各国在中国利益的代言人,相互大打出手,让中国陷入连年内战,一时间民生涂炭。各地军政府为了在战争中筹措粮饷,于是发行了大量的各种样式的军用票,加重了各地百姓的负担。

这些军用票大概可以分为:中央政府军用票;地方军政府军用票;外国在中国发行的军用票。如日本军用票、苏联红军司令部钞票;小军阀自制区域内军用票等。而按种类细分统计归类则有中央和地方及国外印制的军用票数十种之多,样式十分杂乱,可见当时的中国各地战争之频繁。

抗战时间,日本侵略者在华中、华南占领区发行了军用手票,以保障其军费支出,在占领区大肆搜刮财富,对中国抗战和中国百姓的生活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这种日本军票既无黄金储备,也无商品储备做基础,票面无号码,无发行银行,是日军用刺刀强行推行的用来抢购中国物资的“白条”。

1945年9月24日,苏军进入东北后,开始发行军用票,变相的让东三省人民负担苏军军费。这种军用票以元为单位,和东北货币一起流通,比价为1:1。苏军军用票发行到当年的12月10日才与中国达成协议,规定苏军撤退两个月后,由中国中央政府用东北流通券换回苏军军用票。

总之,民国时期发行的军用票,由于种种原因,加上当时规定流通时间很短,并只能在战争结束后才能兑现,让战区百姓对军用票毫无信任感。人们得到军用票以后,怕不能兑现,一旦到手后就马上再花出去,损耗量极大,存留下来的极少,十分难得。

&1895年中华革命党债券第三种拾元,七五成新,中国嘉德2006年成交价4180元。

&明治三十七年日本

​帝国政府军用手票银十钱,八五成新,中国嘉德2006年成交价1430元。

&1911年中华民国粤省军政府通用银票一元,六成新,中国嘉德2002年成交价880元。

&1906年中华革命军政府100元,八成新,中国嘉德2005年成交价8250元。

&1911年大汉银行军用票晋省通用一元,九成新,中国嘉德2004年成交价8000元。

&1911年中华民国军用银票五元,八五成新,中国嘉德2004年成交价5800元。

&1911年四川银行大汉四川军政府银票一元一组七枚,八成新,中国嘉德2005年成交价990元。

&1917年云南靖国军军用银行兑换券五元、拾元各一枚,八五成新,中国嘉德2002年成交价5500元。

&1917年中华民国靖国军军用钞票一元,九成新,中国嘉德2004年成交价1760元。

&1922广西临时军用票二角、五角、五元、十元各一枚,八成新,中国嘉德2002年成交价4200元。

&1926年山东省军用票一角、二角、五角、一元、五元、拾元六枚,八五成新,中国嘉德2002年成交价6500元。

&1930年中华民国陆海空总司令战时通用票一角、一元各一枚,八成新,中国嘉德2001年成交价6820元。

&1944年日本南支派遣军军用证券一千元,八五成新,中国嘉德2006年成交价9900元。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军用流通券一百元四联张,八成新,中国嘉德2003年成交价110元。

&1911年中华民国军用钞票上海通用银元一元,七成新,中国嘉德2006年成交价3080元。

​​​&民国六年云南靖国军军用银行兑换券五元,七五成新,中国嘉德2003年成交价2310元。

&直鲁军用券一组三枚,八成新至全新,中国嘉德2006年成交价8580元。

&1965年军用代金券一组六枚,八五成新,中国嘉德2002年成交价36000元。​

&1911年中华民国军用钞票上海通用银元拾元,九成新,中国嘉德2005年成交价4950元。

关于民国时期军用票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这些军用票目前市场上比较少见,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谢谢大家的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