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債務違約將制約A股上漲動能自2017年底以來,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債務違約現象頻現,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大股東失聯、墜樓等現象時有發生,對於股票的正常交易產生了不小的負面影響,有的股票竟連續跌停達29個交易日,極大的傷害了投資者的投資熱情,也引發了股指的異常震盪。自2018年一季報看, 尚有630家上市公司負債率超過60%,其中有18家上市公司的負債率超過100%。看來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的債務違約現象纔剛剛開始,這將極大的制約A股指數的上漲動能。

4月份的M2增速爲8.3%,依然運行在低水平,這增加了企業及個人的融資難度,特別是對於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較低、現金流量不充足的企業,融資的難度會更大,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融不到資,導致資金鍊斷裂,就會出現如下狀況:一是企業無法維持正常經營,造成實際的停工、停產,而大股東或實控人債務纏身,大股東就會失聯、墜樓,以逃避債務,這將導致企業更加無法正常經營;二是大幅度減持。今年是限售股解禁高峯年,預計市值達5萬多億元,每月都有上市公司的限售股解禁,在二級市場減持股票,這是大股東獲取流動性的最簡單和直接的方式,前期就有大股東在成本價附近減持股票,就能看出其流動性是如何的急需;三是股權質押的股票被強平。A股上市公司中,很多大股東都辦理了股權質押融資,在新規實施前,很多質押率超過了質押新規規定的不高於50%的規定,有的甚至超過了70%以上。在股市不斷下跌中,很可能碰觸到強平線,若不及時補充質押物,股票被強平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上述現象的出現,是上市公司或大股東解決債務違約的最佳選擇,這些選擇,無疑會成爲制約A股上漲的動能,這也是我前期文章中多次提及的股市上漲中的鉛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