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耳:別名平菇、青菇、等。在我國分佈比較廣泛;子實體覆蓋瓦狀叢生,菌蓋白色至灰白色、青灰色、灰褐色,表皮光滑,可直接食用,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地皮菜:別名地耳、地衣、雷公屎等。在我國很多地區均有分佈,喜歡生長在雨後不受污染的陰暗潮溼的環境裏,這個據說在東北地區是家常菜,很多人喜歡

桂花耳:分佈於我國大部分地區,一般生長在針葉或闊葉樹的腐木上。子實體微小,類似桂花也長的像鹿角,顏色鮮豔很容易分辨。口味一般但是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

黃枝瑚菌:也叫珊瑚菌、掃把菇等。一般在西北和福建廣東一帶存在。形體分枝比較多,高度約8-13釐米,呈黃色,底部是白色。口味一般般吧

鱗孔菌:在我國所有地區都有分佈。菌蓋猶如扇子一樣,顏色是黃褐色,菌肉是白色,質地比較柔軟,有濃郁的菌香味。

櫟(li)金錢菌: 菌蓋光滑,黏,中部黃褐色,邊緣顏色較淺,並有細細的條紋。可以食用但是口感不好,無毒,因爲不好喫,所以一般食用的人很少

柳釘菇:也就是大家俗稱的肉蘑。這個在平常社會中很常見,基本上每個人都喫過的。所以不過多介紹

蛋巢菌:有點像鳥巢一樣,可曬乾後煲湯食用

珊瑚狀猴頭菌: 只分佈於雲貴川地區,生長於闊葉樹的樹幹上,新鮮時呈現白色,幹後淺褐色。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獅黃光柄菇:這個平常很常見的,一般我們都覺得有毒,因爲其顏色很鮮豔。實則這個是可以食用的,是無毒的,至於口感麼。。。野外生存活下去就可以

網紋馬勃:廣泛分佈在各個地區,高約3-8釐米,寬2-6釐米,白色至黃褐色,味道也很鮮美,一般雨後的第二天早上去野外尋覓,會找到很多。

注意:這是小孢膜鬼傘,這個是無毒可以食用!!!有一種毛頭鬼傘,和這個差不多,但是有毒!!!有毒的那種非常的慘白色,這種略微白中發灰,發褐色。而且,這款體型較小。有毒的那款體型較大

地星馬勃:也叫地星,分佈在我國華北、西北以及雲貴川等地。一般菌蓋外包會分裂爲5-8瓣,裂片反捲,外表光滑,蛋殼色;食用建議:儘量選擇幼嫩時候食用,老了口感欠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