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方式读鲁迅,《呐喊》:你愿意昏睡至死灭,还是清醒着受苦?

来源丨喜马拉雅FM许子东教授的精品课《许子东重读鲁迅》

编辑丨羊吃花七朵

许子东说:“要懂得中国的人和事,就一定要读鲁迅。”有一篇几乎所有研究鲁迅的学者都必须引用的非常重要的文章——《呐喊》自序。

《呐喊》自序节选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

换个方式读鲁迅,《呐喊》:你愿意昏睡至死灭,还是清醒着受苦?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

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呐喊》自序的三个关键词

第一是梦。鲁迅在文艺理论上阐释了梦和创作的关系。受弗洛伊德文艺观的影响,鲁迅认为文艺就是压抑在人们无意识当中的白日梦的象征与宣泄。

第二是忘却、回忆和记忆。这是一组互相关联的概念,也说明了创作与个人精神历程的曲折关系。

换个方式读鲁迅,《呐喊》:你愿意昏睡至死灭,还是清醒着受苦?

第三是寂寞。时光的消逝带有一点消沉的意味。《呐喊》编选时处于五四的退潮期,鲁迅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激愤,更多的是失望和伤感。强调已经消失的时光不能全忘,也说明鲁迅清楚之前作品的历史价值。

《呐喊》自序中鲁迅童年的意象

鲁迅从自己少年时代讲起,回顾他少年、青年时代曾经做过的梦,这些梦与现实的关系,以及这些梦如何变成了他的创作。

鲁迅用柜台的高度、在侮辱当中接了钱、奇特的药引、原对的蟋蟀等最简洁、最形象的意象和细节来概括他的童年家境,以及背后的国家命运,这些正是他小说的大背景。这种影响简而言之,就是个人的屈辱感,如何转化为民族和文学的悲愤。

换个方式读鲁迅,《呐喊》:你愿意昏睡至死灭,还是清醒着受苦?

根据周树人祖父周福清所著《恒训》中记载,周家从明万历年间以来两三百年均是望族大户,至清咸丰年间李秀成占领绍兴才导致家道的中落。鲁迅小时候家里还不愁生计,可见周家与国运的兴衰正好合拍,也是在19世纪中期开始没落的。

祖父因贿赂入狱后,鲁迅的父亲周凤仪就病倒了。这位短命的秀才并不知道,因为他的病,两位现代文豪,鲁迅和周作人年幼时就一直在百草园里为他抓原对蟋蟀当药引。

鲁迅在《呐喊》自序里强调药铺、当铺柜台的高度等等,就是要强调他幼年心里刻下的屈辱感。而在象征意义上,中国当时也正是从小康社会走向了衰落困顿。而在这途中,我们也看见了世界各国的真面目。

铁屋《呐喊》的四种不同解读

“在铁屋中唤醒沉睡者”的意象后来贯穿了鲁迅的全部创作,也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创作。今天再回头看这个故事,至少会有四种不同的读法:

第一,民国识字人口最多两成,读新文学的更只有总人口的百分之几。可就是这百分之几的新文学人口,通过文学教育革命后来改变了中国。可以说鲁迅先开了窗,毛泽东、邓小平后来开了门。

换个方式读鲁迅,《呐喊》:你愿意昏睡至死灭,还是清醒着受苦?

第二,看看现在大部分的人,在手机看哪种直播,在微博上关心什么话题,满脑子都是“物质的闪光”,是否大部分人仍然还是换一个态度在睡觉?或许鲁迅的工作远远没有完成,启蒙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第三,为什么众人皆醉只有你醒?你有什么权利来判断谁在昏睡谁在清醒?你以为你是谁?是孔子、先知?还是选出来的民意代表?夏志清概括五四一代为“obsession with China”(为国痴迷),谁知道你这“为国痴迷”不是另外一种昏迷?

还有第四种读法。如果大家都这么清醒地昏睡,这么自觉地被操控,这么快乐地娱乐至死,这么幸福的沉浸梦乡。这就应了另一句犬儒的金句: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换个方式读鲁迅,《呐喊》:你愿意昏睡至死灭,还是清醒着受苦?

关于主播:

《重读鲁迅》由许子东教授从鲁迅生平和主要事件为时间排序,重新解读他的作品,系统地阅读。许子东,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文学研究者。因著名电视节目《锵锵三人行》走进大众视野。

关于喜马拉雅:

中国第一音频平台。随时随地,听我想听!4.7亿用户的共同选择,听段子听小说听新闻听音乐,就用喜马拉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