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創傷後應激障礙”是什麼病,會折磨人多久?

作者 | 趙亞楠

來源 | 搜狐健康

在剛剛過去的汶川地震10週年紀念活動中,“創傷後應激障礙”被反覆提及。李安也有一部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講述了因爲戰爭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士兵們的經歷。

到底“創傷後應激障礙”是什麼病?會折磨人多久呢?

什麼是創傷後應激障礙?

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指在遭遇異乎尋常的威脅或災難後延遲出現並長期持續的精神障礙。造成這種心靈創傷的應激通常指嚴重的自然災害、殘酷的戰爭經歷、肉體酷刑或被強姦等。

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症狀有時出現在三個月以內,但有時可能出現在創傷事件發生一年以後。

創傷後應激障礙有哪些表現?

創傷後應激障礙常與其他精神障礙伴隨出現,如抑鬱症,廣場恐怖症,社交恐懼症、物質濫用等。

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臨牀表現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反覆體驗創傷

症狀包括:經常重溫過去創傷經歷,包括身體上的症狀,如:心跳加速或出汗;做噩夢;有令人恐懼害怕的想法。

2. 迴避

症狀包括:遠離可以勾起創傷經歷的場所、事件或者物體;迴避與創傷相關的想法和感受,避免觸發症狀,這些迴避行爲可能干擾患者正常的社會生活與學習。

3. 高度警覺和過度反應

症狀包括:容易受驚,被嚇;感覺緊張,提心吊膽;睡眠障礙;容易激惹、憤怒。

4. 認知和情緒上的症狀

症狀包括:難以記住創傷性事件的主要特徵;關於自己和世界的消極想法;歪曲的感受如內疚或自責;喪失活動的興趣。

創傷後應激障礙能治癒嗎?

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病程因人而異,有些人6個月內逐漸康復,然而其他的患者可能要用很長時間,甚至症狀呈慢性、漸進性。美國有研究顯示: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終生患病率爲7.8%,其中女性的比例是10.4%,男性是5%。

該病的治療主要採取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相結合的方式。着重對患者提供支持,幫助其提高心理應對能力,令其不良情緒及時得以宣泄,以利於其疾病的恢復及痊癒。

參考資料:

1. Y. Rosshandler,B. J. Hall,D. Canetti. An Application of an Ecological Framework to Understand Risk Factors of PTSD Due to Prolonged Conflict Exposure: Israeli and Palestinian Adolescents in the Line of Fire[J]. Psychol Trauma, 2016.

2. Negar Fani,Ali Ashraf.Increased Neural Response to Trauma s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Following Paroxetine Treatment:A Pilot Study[J].Neurosci Lett,2011,491(3):196-201,

3. 湯月芬, 施慎遜.創傷後應激障礙國內研究現狀[J]. 上海精神醫學, 2006, 18(6):372-374

4. 欒明翰,李薇,李建明,等. 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研究進展[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 2014, 22(1):142-144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