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外星智能探索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塞思·肖斯塔克認爲,人類不可能會遭遇到像科幻電影裏描述的那種軟軟的粘乎乎的外星生命,而更可能是某種智能機器。他以加利福尼亞硅谷的科學進展爲根據,提出一個猜想:應該有一種可能,在人類生命進化發展過程中的某個階段,隨着科學技術越來越進步,我們完全可以製造出一些人造的精巧智能物體,以繼承我們人類的文明。

  簡單的說,人類爲地球產物,是碳基生物,那麼外星人會是什麼形態呢?機器?意識?或是虛無?

  當你一個人孤獨地遊蕩在無邊無際的深山空谷無助地高喊“有人嗎?”的時候,聽着自己的聲音在曠野裏迴響,你是不是渴望遠處什麼地方,有人回應一聲?

  如今科學家們面對太空發出了同樣的呼喊:“我們是唯一的智能生命嗎?”多年來,人類從來沒有停對在外星文明的探索,但除了似真似幻的飛碟的記錄和電影導演的憑空想象之外,我們幾乎一無所獲。科學家們也在期待着遙遠的太空有外星人作出回應。可他們在哪呢?他們長什麼樣?是肉身凡胎,還是鐵骨錚錚?

  我們是唯一的智能生命嗎?

  美國外星智能探索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塞思·肖斯塔克認爲,人類不可能會遭遇到像科幻電影裏描述的那種軟軟的粘乎乎的外星生命,而更可能是某種智能機器。

  外星人是機器人?

  他以加利福尼亞硅谷的科學進展爲根據,提出一個猜想:應該有一種可能,在人類生命進化發展過程中的某個階段,隨着科學技術越來越進步,我們完全可以製造出一些人造的精巧智能物體,以繼承我們人類的文明。

  如果在太空中有其它更進步的文明的話,幾百萬年來,他們可能早就製造出智力機器。所以,我們能夠探測到的外星人將會是一種機器智能人,而不是像我們一樣的生物智能人。

  這個觀點爲許多的科學家所接受。要理解這一點得從人類本身說起,其實人類一直有探測星空的夢想,然而要走出太陽系,進出銀河系,進入遙遠的星空卻並非易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