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邦达草原出发,翻越今天的第一座山业拉山海拔(4658米)---挺进七十二道拐--穿棱在怒江峡谷中----罚站八宿神山下-----奔向然乌湖海拔(3910米)--约会来古冰川和仁龙巴冰川(4900米)---眺望神往的丙察察线路。

今天翻越第一座山业拉山海拔(4658米)

挑战天路七十二道拐,“怒江72拐”从最低点海拔3100米,一路攀升到最高点海拔4651米作为川藏南线必经之路,对许多骑手或车手来说,正是因为它的险,才更具有挑战价值,每年从这路过的行人无不对这条路充满感叹。

川藏318线上拥有着著名的七十二拐,现命名为天路72拐,这是川藏南北线的交汇点——邦达向西通往拉萨的必经之地。横断山脉最大的一道天险——怒江山,川藏公路在这里呈之字型盘旋,它是川藏线上拐弯最多的路段。

一路拐弯而下,惊见雄伟苍凉的大山下一片绿洲,如此静美。

路遇朝圣者,西藏的跪拜称为大礼拜,五体投地礼拜佛菩萨以示虔诚。

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流之一,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

怒江峡谷长310公里,平均深度为2000米,仅次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为世界第二大峡谷。

奇异的地质构造运动造就了怒江沟壑深切、雄伟壮丽的高山大川景观;境内群山横立、江河纵流,独龙江、怒江、澜沧江三条大江相汇

怒江迚上,用虔诚的心堆个玛尼石堆吧!祈褔平安!唵嘛呢呗美吽

在帮达出来时,八点整,没见有交警发限速条,到八宿,警察叔叔以无限行条之理由罚下三丫二个半小时,在大丫姐姐的申请下罚了一个小时。

小丫趁罚站之机,偷偷溜走去领略了著名的八宿多拉神山的千年古刹。

越轨的行为让我心中充满惊险,加快脚步登上神山,怀着敬畏之心来到古刹。

“多拉神山”位于八宿县城以东4km,神山奇特而怪异。

“多拉神山”属于藏传佛教中的宁玛派(红教),山内雕有石像多处,以释迦牟尼佛像最为考究,另有莲花座,菩提塔和转经堂等佛教圣物。

多拉神山之所以名扬西藏,主要是由于神山上漫山遍野众多大小各异的岩石上都刻有六字眞言、经文和佛像,无名花草在石旁沈默,质朴沧桑之感油然而生。这些石刻图象与字体向外凸出,颜色与石头不同,如同将字体与图象镶嵌于石头上一般。

入山的大门一旁堆有刻着六字眞言的牛羊头,这些牛羊生前都为它的主人作出过巨大的贡献而被放于此,表达了人与动物相依相生的纯朴自然理念。

"多拉神山”属于藏传佛教中的宁玛派(红教),莲花座,菩提塔和转经堂等佛教圣物,看到大小不一的古老经筒,我用一颗虔诚的心去转动他们。

刻有六字眞言的石头旁,有宗教信徒堆放的小石头,每一颗石头都记录信徒转山一次,石头越多,表明转山的次数就越多。

这些石刻规模之大,书法、画功的艺术造诣之深,在青藏高原上是非常罕见的。这些山石、山巖上的经文,有的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霜雨雪。严重的风化使许多经文失去了人工雕凿的痕迹,致使有许多石刻经文和佛像被人们认为是天然形成的。

祈福转经的千年古道,敬意油然而生。经堂旁盛开的鲜花。

我脱鞋进入经堂,干净,整洁,雄伟壮观,世界著名的石刻释迦牟尼佛像最为考究,这时听到了喇叭吹响了浑厚的海螺声,神圣而又庄严!

古刹中只有我一位朝拜者,安静、肃穆,当我与他们问好、交流离开时,嗽叭又为我吹起了海螺声,谢谢你们,扎西德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