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邦達草原出發,翻越今天的第一座山業拉山海拔(4658米)---挺進七十二道拐--穿棱在怒江峽谷中----罰站八宿神山下-----奔向然烏湖海拔(3910米)--約會來古冰川和仁龍巴冰川(4900米)---眺望神往的丙察察線路。

今天翻越第一座山業拉山海拔(4658米)

挑戰天路七十二道拐,“怒江72拐”從最低點海拔3100米,一路攀升到最高點海拔4651米作爲川藏南線必經之路,對許多騎手或車手來說,正是因爲它的險,才更具有挑戰價值,每年從這路過的行人無不對這條路充滿感嘆。

川藏318線上擁有着著名的七十二拐,現命名爲天路72拐,這是川藏南北線的交匯點——邦達向西通往拉薩的必經之地。橫斷山脈最大的一道天險——怒江山,川藏公路在這裏呈之字型盤旋,它是川藏線上拐彎最多的路段。

一路拐彎而下,驚見雄偉蒼涼的大山下一片綠洲,如此靜美。

路遇朝聖者,西藏的跪拜稱爲大禮拜,五體投地禮拜佛菩薩以示虔誠。

怒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大河流之一,上游藏語叫“那曲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熱拍格。

怒江峽谷長310公里,平均深度爲2000米,僅次於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爲世界第二大峽谷。

奇異的地質構造運動造就了怒江溝壑深切、雄偉壯麗的高山大川景觀;境內羣山橫立、江河縱流,獨龍江、怒江、瀾滄江三條大江相匯

怒江迚上,用虔誠的心堆個瑪尼石堆吧!祈褔平安!唵嘛呢唄美吽

在幫達出來時,八點整,沒見有交警發限速條,到八宿,警察叔叔以無限行條之理由罰下三丫二個半小時,在大丫姐姐的申請下罰了一個小時。

小丫趁罰站之機,偷偷溜走去領略了著名的八宿多拉神山的千年古剎。

越軌的行爲讓我心中充滿驚險,加快腳步登上神山,懷着敬畏之心來到古剎。

“多拉神山”位於八宿縣城以東4km,神山奇特而怪異。

“多拉神山”屬於藏傳佛教中的寧瑪派(紅教),山內雕有石像多處,以釋迦牟尼佛像最爲考究,另有蓮花座,菩提塔和轉經堂等佛教聖物。

多拉神山之所以名揚西藏,主要是由於神山上漫山遍野衆多大小各異的岩石上都刻有六字眞言、經文和佛像,無名花草在石旁沈默,質樸滄桑之感油然而生。這些石刻圖象與字體向外凸出,顏色與石頭不同,如同將字體與圖象鑲嵌於石頭上一般。

入山的大門一旁堆有刻着六字眞言的牛羊頭,這些牛羊生前都爲它的主人作出過巨大的貢獻而被放於此,表達了人與動物相依相生的純樸自然理念。

"多拉神山”屬於藏傳佛教中的寧瑪派(紅教),蓮花座,菩提塔和轉經堂等佛教聖物,看到大小不一的古老經筒,我用一顆虔誠的心去轉動他們。

刻有六字眞言的石頭旁,有宗教信徒堆放的小石頭,每一顆石頭都記錄信徒轉山一次,石頭越多,表明轉山的次數就越多。

這些石刻規模之大,書法、畫功的藝術造詣之深,在青藏高原上是非常罕見的。這些山石、山巖上的經文,有的已經經歷了上千年的風霜雨雪。嚴重的風化使許多經文失去了人工雕鑿的痕跡,致使有許多石刻經文和佛像被人們認爲是天然形成的。

祈福轉經的千年古道,敬意油然而生。經堂旁盛開的鮮花。

我脫鞋進入經堂,乾淨,整潔,雄偉壯觀,世界著名的石刻釋迦牟尼佛像最爲考究,這時聽到了喇叭吹響了渾厚的海螺聲,神聖而又莊嚴!

古剎中只有我一位朝拜者,安靜、肅穆,當我與他們問好、交流離開時,嗽叭又爲我吹起了海螺聲,謝謝你們,扎西德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