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是一種能在水下行走的船艦,最早的潛艇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時候得到了廣泛的運用。隨着現代科學的爆發式發展,潛艇從最早的人工驅動變成柴油電動,再到現在的核動力,目前世界主要軍事大國都擁有核潛艇和常規潛艇的水下作戰力量,那麼潛艇的戰略意義到底有多大?

潛艇的戰略意義到底有多大?這裏告訴你答案

無論哪種潛艇其意義都是相當大的,既然題主說戰略意義,那就來討論戰略核潛艇應該更切題。作爲“三位一體” 核打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戰略核潛艇+洲際彈道導彈+核彈頭的組合應該是目前藍星最強、最有效核打擊方式,其二次核反擊能力足以震懾藍星上任何企圖對本國不軌的對手。

潛艇的戰略意義到底有多大?這裏告訴你答案

無論是強國對強國、強國對弱國,只要雙方都有水下核力量,且都能打到對方。那雙方就算是有天大的矛盾,首先想到的肯定不是幹一架,一定是能談判則談判,就算是非幹一仗,也絕對不會幹到撕破臉不弄死其中一個不罷手的地步。這就是我認爲戰略核潛艇組合的戰略意義,其意義究竟有多大我只能說不可具體衡量,但只要你有戰略核潛艇了,國際舞臺一定有你的一席之地,在國際社會發言時絕對能挺直腰板,且大家還會認真聽,就算不想聽,裝也得裝出認真的樣子。

潛艇的戰略意義到底有多大?這裏告訴你答案

那麼戰略核潛艇意義大的過航母嗎?戰略核潛艇和航母之爭一直都存在,不僅我們軍迷爭,就是在決策層也有較大分歧。這裏我不爭論,用歷史上的實例來看看吧古巴導彈危機時蘇聯有核潛艇嗎?有;有核武器嗎?有。蘇聯的核武器能打到美國本土嗎?能;蘇聯的核武能抹平美國嗎?能;赫魯曉夫敢扔嗎?不敢。

潛艇的戰略意義到底有多大?這裏告訴你答案

最終因蘇聯缺少航母,不能有效取得制空權和制海權,在古巴導彈危機中以失敗告終。有航母,說要去幹別人那還真有可能開幹,雖然航母的常規力量不能打的對手亡國亡種,但絕對能讓對手低頭;但戰略核潛艇能不能讓對手低頭還真不好說,說不定還會招致國際社會一致批鬥。更何況有魄力出動航母發動戰爭的首腦雖少但肯定有,但有膽量按下核按鈕的首腦還真沒有所以,我認爲戰略核潛艇意義是不言而喻的,但要和航母比,還是差一點點,特別是21世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