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羊城派記者 張豪

近日,不少街坊向記者反映,廣州BRT棠下村站人行天橋被圍蔽,並且部分護欄正在拆除,而這座天橋2017年6月才啓用,至今才使用不到2年時間。

啓用不到2年就被拆!哪個部門該爲“短命天橋”負責?

調查發現,原來是地鐵13號線二期棠下村站施工需要拆除該天橋,根據規劃,拆除位置將修建地鐵棠下站,並與BRT棠下站無縫對接。

有街坊提出疑問,爲何在前期規劃時沒有考慮到這點呢?建了又拆豈不是公共資源的浪費?對此,記者欲採訪該天橋的管理方,沒想到過程一波三折。

爲避讓地鐵,啓用兩年的天橋正在拆除

5月21日,記者來到天河區BRT棠下村站,該天橋位於公交站東側,只見天橋的各個出口均已圍蔽,部分護欄也已經拆除。爲了方便市民出行,在天橋下方重新臨時開設人行通道,並設有紅綠燈。5月29日,記者再次來到現場,發現天橋拆除基本沒有進展,和之前所見並無太大差別。

啓用不到2年就被拆!哪個部門該爲“短命天橋”負責?

根據現場張貼的公告顯示,拆除該天橋是爲了滿足廣州市軌道交通十三號線二期棠下站施工需求,中鐵八局廣州地鐵十三號線二期十一標爲施工單位,計劃施工時間爲2019年5月11日至6月11日。

啓用不到2年就被拆!哪個部門該爲“短命天橋”負責?

隨後記者致電施工單位工作人員譚先生,他告訴記者,應廣州地鐵方規劃建設,該處將修建地鐵13號線二期棠下站,而天橋的位置正好處在地鐵裝機的正上方, 根據施工需求所以要拆除。屆時,將在原位置新增地下人行過街通道,並且連接BRT棠下村站及地鐵棠下站無縫對接。

建了兩年就拆,規劃是否缺乏前瞻性?

不過對於拆天橋一事,仍有街坊感到有些疑惑。“這座天橋建成使用還不到兩年便要拆除,是不是一種公共資源的浪費?爲何在前期規劃時沒有考慮到這點呢?”

記者查詢發現,該天橋於2014年11月動工建設,工程建設緩慢,半年才建好橋墩,據瞭解,是因爲建設單位和棠下村的徵地問題,直到2017年6月天橋才建成投入使用。

住在棠東三年多的鄭先生正好見證了天橋從無到有的過程。他告訴記者,記得2016年的時候,天橋修建時部分橋墩被圍蔽,人行道被擠佔,每次紅燈亮起,等候過馬路的行人摩肩接踵。天橋啓用後,雖然行人沒有以前方便,但是安全係數提高很多。如今,該人行道又恢復啓用了。

啓用不到2年就被拆!哪個部門該爲“短命天橋”負責?

“其實附近有好幾座天橋,往東是棠東天橋,往西是棠下村站西側天橋,幾座天橋相差不超過500米,是否有必要修建天橋?”鄭先生問。

誰該爲此天橋負責?

僅使用2年的天橋就要終結它的“壽命”,爲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記者開始溯源討個說法,沒想到過程一波三折。

首先記者聯繫上了天河區國土資源和規劃局,對方表示,該天橋的業主方是廣州市住建局,前期市住建局組織開了一次協調會,認爲阻礙了地鐵建設所以需要拆除,具體詳細可諮詢一下市住建局。

隨後,記者聯繫上廣州市住建局,將事情原委重新說了一遍。對方回覆稱,雖然該座天橋是他們修建,但由於廣州市機構改革後,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路橋、隧道等移交給市交通運輸局及下屬部門,至於爲何拆除並不太清楚。

因此,記者聯繫上了天河區交通運輸局,“該BRT天橋屬於市管天橋,由市建投公司負責管養,不歸區裏管,我們掌握的情況是因爲地鐵施工,具體情況需要諮詢一下地鐵方面。”一位工作人員如是回覆。

於是,記者只好聯繫上了廣州地鐵,地鐵方面稱,2017年廣州地鐵規劃批覆在此處修建棠下地鐵站,而在此之前該天橋已經修建。至於爲何拆除天橋,地鐵方面發了一份公告給記者,與此前記者在天橋上看到一樣。

所以,這座“短命”的天橋,到底是哪個部門爲它負責呢?

來源 | 羊城派

責編 | 胡曉倩

實習生 | 梁敏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