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比較完整的攝影構圖有幾個部分組成:主體、陪體、前景和背景,我們在拍攝畫面時,通過這樣的幾個部分來判斷構圖是否完整,那麼它們的每個作用是什麼樣的呢?

主體概念:主體即畫面的焦點,是反應畫面內容與主題的主要載體,也是畫面構圖的中心,它可以是某一個被攝對象,也可以是某一組被攝對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因此當你拿起相機想要拍攝某個事物時,通過光、影、色彩和角度等方式來表現的那個對象就是主體,它存在於畫面的重點突出位置,是控制全局的焦點。

主體的形式多種多樣,只要你靈活的運用,什麼樣的拍攝風格都可以進行拍攝。

特寫一片樹葉,將它放到畫面的中心,能夠起到突出強調的作用

主體佔據了畫面的大部分面積,吸引了觀衆的目光陪體概念:陪體是相對於主體而言的,它起到的就是陪襯、註釋、說明作用,是主題內涵特徵表達的輔助者

正如電影中的主角和配角,沒有配角的烘托怎麼表現主角的偉大,同樣在攝影當中,畫面陪體的安排必須以不消弱主體爲原則,不能喧兵得主。陪體在畫面所佔的面積、位置的安排、線條的走向、人物的神情動作都要與主題緊密配合,息息相關。

畫面中前面的兩盞燈是主體,後面的是陪體,有了這些陪體,才能豐富畫面,烘托畫面中熱鬧的場面環境

概念:前景:是畫面中最靠近鏡頭的景物,也可以說是離主體最遠的黃靜,它可以是實像,也可以是虛像

背景:是處於主體背後的、在攝影畫面中襯托主體的景物,也是離主體較遠的環境。

我們常說一個畫面中的景深的大小,就是利用前景和背景的相互作用來確定景深的大小,也可以說是表現空間感。

平常我們在拍攝風景和人像時,就需要利用現場的景物來營造一種深度,前景具有渲染主題的作用,同時有很好的裝飾性,同樣背景有很強的烘托主體的能力,讓主體的輪廓、形狀更加突出,並且能夠交代拍攝的場景和拍攝的地點。

畫面前景與主體太陽形成互動,背景交代了拍攝的環境,背景與前景很好配合了主體,突顯了畫面的趣味性總結:

關於攝影構圖系列課程的基礎算是結束了,至於後面的進階的一些場景構圖,後面會不定時的更新,請大家耐心等待。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轉發一下,如果對於文章有什麼疑問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