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你這可能是腫瘤……”

患者:“啊?我得了癌症?o(╥﹏╥)o·……”

醫生:“不是癌症是腫瘤……”

患者:“那不就是癌症嗎?!”

醫生:…… ̄_ ̄||

腫瘤家族分兩大陣營——“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大家常說的“癌症”其實是指惡性腫瘤。所以,腫瘤不等於是癌症。

良性腫瘤是指無浸潤和轉移能力的腫瘤,機體內某些組織的細胞發生異常增殖,呈膨脹性生長,似吹氣球樣逐漸膨大,生長比較緩慢,絕大多數不會惡變,很少復發,對機體影響較小。與周圍組織有包膜相隔,界限分明,且生長常有一定的"自限性",有一定的自我約束機制,一般可以通過手術進行治療。但有一些還是有較高的惡變率,所以說並不是良性腫瘤就能完全放任不管。

癌症則是由於機體細胞失去正常調控,過度增殖而引起的疾病。過度增殖的細胞稱癌細胞,癌細胞常可侵犯周圍組織(浸潤,invasion),甚至可經體內循環系統和/或淋巴系統轉移到身體其他部分(癌症轉移)。一旦確診,常以結合手術、化療和放療的方式進行治療。如果癌症未經治療,通常最終結果將導致死亡。

癌症防不勝防?

癌症的發生是由於某些未知因素刺激,導致個別原本正常的細胞發生基因突變,變成了“癌細胞”而造成的。但是人體有免疫系統,正常情況下它會及時侵蝕剿滅這個不法分子,阻止進一步惡化。但是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這些細胞便會有機可乘。

所以,提高免疫力纔是預防癌症的最好方法。

所以大家要謹記:戒菸控酒、飲食均衡、鍛鍊身體、心態平和、定期體檢。另外有很多癌症有家族遺傳性,如果有直系親屬患過某種癌症,就一定要定期進行相關癌症的篩查,早發現早治療。

常規體檢能及時發現癌症嗎?

常規體檢一般包括:血壓,心、肝、肺功能、血糖、血脂,心電圖、彩超, X光片等等,這種體檢能發現一些常見的慢性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

但是常規體檢有時也會意外發現腫瘤,但絕不能說用來篩查癌症。

癌症有很多種,每種癌症的篩查項目也不同。要先先弄清楚自己可能屬於哪種癌症的“高危人羣”。例如工作忙、長期熬夜、睡眠差、焦慮、飲食不規律、經常飲酒或者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員,建議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有肺癌家族史或長期吸菸、從事粉塵等相關職業的人,可以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劑量螺旋CT,胸部低劑量螺旋CT有助於篩查肺癌。

有針對性地篩查癌症,不但守護了健康,也節省了人力和財力。

“喫好”可以防癌?

喫西蘭花、大蒜、番茄等食物可以防癌,然而這種說法略顯片面,只喫這些東西可達不到防癌的目的,真正科學的飲食是要做到 “營養均衡”。

大家記住“兩高一低”的飲食原則——高維生素、高纖維素、低脂肪。

維生素主要來自新鮮的果蔬,纖維素存在於果蔬和粗糧中,控制脂肪需少喫豬、牛、羊等紅肉,用雞、魚等白肉替代。

在上述基礎上,還要儘量保證飲食多樣化。

癌症不能治癒?

隨着醫學的進步,和人們對健康意識的增強。大多數癌症早期被發現後都是可以治癒的,甚至部分晚期癌症也可治癒。

醫學上認爲——惡性腫瘤患者經治療後,5年內不復發就等同於痊癒。因爲如果惡性腫瘤細胞沒有被消滅乾淨,經過5年的時間,應該可以發展出新的癌細胞組織。所以5年後沒有再發現新的癌細胞,就可認爲患者痊癒了。

所以,當檢查出腫瘤先別慌張,弄清楚是良性還是惡性的,再做進一步打算。如今癌症的治療也進步飛快,當發現時惡性腫瘤也不必過於驚慌,科學診治就會獲得痊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