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偉明,1960年4月6日出生,男,中國工程院院士、動力與電氣工程專家,江蘇省鎮江市揚中人。1978年畢業於揚中縣中學(今江蘇省揚中高級中學),199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並獲博士學位。2017年7月28日獲得“八一勳章”。 現任海軍工程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電力電子技術研究所主任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中國航母電磁彈射之父——馬偉明

20世紀90年代初,在恩師張蓋凡教授的指導下,馬偉明帶領課題組,用僅有的3.5萬元,研製出了兩臺小型十二相發電機,在洗漱間改造的簡陋實驗室裏開展研究。整整6個春秋、1800多個日日夜夜,他們反覆試驗,拆了裝,裝了拆,測量、記錄、分析,僅實驗記錄和報告就堆滿了半間屋子。在對數十萬組數據綜合分析的基礎上,他們終於成功研製出帶整流負載的多相同步電機穩定裝置,發明了帶穩定繞組的多相整流發電機,從根本上解決了“固有振盪”這道世界性難題。

中國航母電磁彈射之父——馬偉明

如果沒有久坐“冷板凳”的深厚積累,就不會有創新成果的爆發。10年攻關,10年艱辛。不服輸的馬偉明,硬是把這一世界公認的重大核心技術難題成功解決了。世界同行這才反應過來,明確宣佈:轉向,搞中壓直流系統。此時,馬偉明已經在這個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實現了我國艦船動力的跨越發展,使我國全電化艦船技術一舉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這些年,爲了打通從創新到創造的“最後一公里”,馬偉明帶領團隊把研究工作延伸到工廠車間,堅持走產學研一體的道路,每個研究人員都是多崗位“一肩挑”,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我國高端工業製造能力的短板,使科研和實裝成果逐步比肩世界一流。

放眼萬里海疆,馬偉明團隊留下一連串閃光足跡。他們的關鍵技術研究成果,最終全部應用或轉化爲裝備,實實在在提高了創新對戰鬥力增長的貢獻率。

中國航母電磁彈射之父——馬偉明

創新成果競相迸發,創新人才“萬馬奔騰”。近10年來,馬偉明團隊先後培養了400多名碩士、博士和博士後人才,連續兩年獲評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先後獲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軍隊頒發的科技創新羣體獎、全軍人才建設先進單位,並被海軍授予“創新強軍馬偉明模範團隊”榮譽稱號,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獎、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並兩次榮立集體一等功。

中國航母電磁彈射之父——馬偉明

中國正是因爲有了這樣一羣震撼人心的英雄才如此強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