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公司长期停产 太龙药业2018年预亏超亿元

新京报讯(记者张秀兰)1月25日晚间,太龙药业发布2018年度业绩公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亿元左右。

全资子公司停产是亏损主要原因

太龙药业预计,2018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亿元左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1920亿元左右。

对于出现上亿元亏损的原因,太龙药业表示,全资子公司河南河洛太龙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洛太龙”)《药品生产许可证》 已于2018年12月注销,无法继续开展药品生产活动,而且受周边环保标准提升、区域规划改变的影响,该公司所处地块也已不适宜再从事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预提减值准备1.29亿元。太龙药业同时表示,若扣除上述计提减值准备的影响,公司主营业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3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9%。

太龙药业是一家集生产、经营、科研于一体,以中药产品为主的现代化制药企业,拥有口服液、片剂、胶囊、输液、原料等多种剂型共100多种产品,形成了以双黄连系列产品、双金连合剂、清热解毒口服液等为主的清热解毒类中药系列产品,以二类新药甲磺酸帕珠沙星原料、小针和输液为主的抗菌消炎类以及以竹林胺、哈伯因为主的老年系列用药等西药产品。

子公司停产4年多,负债达3.19亿

实际上,河洛太龙停产已有4年多时间。

2007年,太龙药业决定投资建设“输液改扩建项目”,在巩义市生态经济园区设立分公司河南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河洛制药厂(以下简称“河洛制药厂”),独立核算输液改扩建项目的建设投资、输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项目累计总投资4亿元,建成1条玻璃瓶输液线和6条非PVC软袋输液生产线;玻璃瓶及软袋生产线分别于2009年、2011年投入使用;2014年,太龙药业设立全资子公司河洛太龙,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太龙药业将河洛制药厂的资产、负债、业务和人员及相关经营资质全部转移至河洛太龙。

投资建设大输液项目至相关产品投入市场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周期,期间大输液市场竞争激烈,同时受区域招标周期、输液产品招标价格持续走低以及国家限制医院输液等因素的影响,在公司建成大输液项目后,国内软袋输液市场发展未达到预期,河洛太龙输液产品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销售,收入不足以维持其运营成本;另外受周边环保标准提升、区域规划改变的影响,河洛太龙于2015年1月停产至今。

因长期停产,公司原有的生产、检验人员已基本流失或内部转岗,厂房、设施、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同时近几年输液市场不断更新换代,河洛太龙停产前生产的产品已非市场主流产品,无市场竞争力,目前河洛太龙已不具备重新进行输液产品生产的条件,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决定注销河洛太龙《药品生产许可证》。

截至2018年11月30日,河洛太龙资产总额为2.49亿元,负债总额达3.19亿元,净资产为-6956万元,2018年1-11月净利润为-2653.39万元。

太龙药业曾表示,目前河洛太龙已不具备重新进行输液产品生产的条件,因此注销河洛太龙的《药品生产许可证》不会对公司目前主营业务结构和运营产生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