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記者近日巡城發現,共享單車各種亂停放現象隨處可見,被挪用作爲佔車位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甚至被人肆意破壞挪爲他用。隨後,記者在黃山路、長平路等路段走訪,也不時看到共享單車集中亂停放的現象出現。

編前語:

共享單車進入我市已經有2年時間,爲市民出行解決了“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受到羣衆歡迎。但共享單車在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亂停放、亂佔道等新的“城市病”,已成爲城市管理的一大頑疾。近期,汕頭市文明辦組織本報記者對共享單車的管理問題進行專題調查,直擊共享單車的城市亂象,採訪共享單車企業及我市相關管理部門,對共享單車的市場準入、運營監管、日常管理等進行深入瞭解,傾聽各方意見,剖析其存在問題,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市民掃碼解鎖、騎車離開,一系列的用車動作熟練而自然。共享單車以手機定位、共享租賃的優勢,很快就受到了市民的歡迎。然而,共享單車在提供便民出行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滋生一些不文明現象。記者近日巡城發現,共享單車各種亂停放現象隨處可見,被挪用作爲佔車位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甚至被人肆意破壞挪爲他用。

亂停放、亂佔用、肆意破壞……共享單車竟成城市“流動的雜亂”

共享單車亂停放,影響行人通行。

非機動車道也成停車點

在早高峯時期,記者來到長平路華潤萬象城施工場地圍牆外,看到近百輛各類共享單車堆放在這裏。原本已經並不寬敞的人行步道,也被延綿百米的“共享單車羣”擠得“水泄不通”,甚至連公交站亭也被停滿,現場看起來雜亂無章。在長江路陳厝合段,共享單車更是直接停放在非機動車道上,使得行人和自行車無法行駛,只能往機動車道上通行,現場險象環生。

而到了夜間,共享單車亂停放的現象並無減少。在金砂東路紅蘋果家居生活館門前的人行天橋附近,也是堆滿了數十輛共享單車,幾乎把整個天橋的出入口都擠滿了,僅僅留下人行步道上的盲道斜坡可供行人出入。隨後,記者在黃山路、長平路等路段走訪,也不時看到共享單車集中亂停放的現象出現。

記者發現,出現共享單車亂停放現象的地方,大部分集中在商圈、公園、中小學校、大型住宅區等人流聚集的地方的周邊地區。而在這些亂停放現象的周邊,並未有劃定的單車停車點,一些市民爲了貪圖方便就隨意停放,似乎“哪裏有位置哪裏就是停車點”。

亂停放、亂佔用、肆意破壞……共享單車竟成城市“流動的雜亂”

被打撈的共享單車暫時堆放在河堤旁。

肆意破壞丟棄影響市容

騎行後不按規定停放之外,共享單車也經常被挪用,作爲沿街商鋪的“佔位工具”。在市區黃山路與珠池路交界處,部分沿街商鋪將一輛共享單車橫着擺放在停車泊位上。

而在黃山路榮興大廈附近,阻礙到商戶經營的共享單車由於無處停放,有些商戶直接將單車扔到馬路上,直接橫放堆砌在綠化帶旁。

除此之外,不少共享單車也被人肆意破壞。記者在走訪時發現,路邊的一些共享單車二維碼有被人塗抹毀壞的現象,甚至遭遇“缺胳膊少腿”的“重傷”。無論是座墊還是腳踏板損壞,都直接導致這些共享單車無法正常使用。有共享單車企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前有些人通過網絡上所謂的“視頻教學”,用一把螺絲刀和打火機就將共享單車的車鎖破壞,然後加上私鎖佔爲己用。

記者在市區部分河道旁也發現,如梅溪河河堤旁至今還堆放着十幾輛被人丟棄河道中的共享單車。有些共享單車與雜草摞在一起,整個車身被淤泥覆蓋。據安和義務救援隊志願者告訴記者,由於此前多方宣傳,目前人爲將共享單車扔進河道的事情已經相對減少,但不時仍會發現共享單車出現在河堤旁。最高峯時,志願者曾在河道中打撈出300餘輛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帶有鮮明的公共服務性,之所以走紅,很大程度上就在於共享的成本遠低於購置成本,意味着人們在付費過後,所擁有的只是共享單車的使用權,而非所有權。從這個意義上說,個別人對共享單車的破壞和佔有,不僅僅是損害共享單車運營商的利益,也是對公共利益的侵犯,更有損一座城市的文明。

在城市中佈局,共享單車一方面滿足短距離出行需求,另一方面卻造成“單車圍城”的困局。在給市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市民素質、城市的文明、管理提出了新的問題和挑戰。那麼,我市共享單車企業、相關管理部門對於共享單車的運營和管理又有什麼舉措,規範共享單車的使用和管理,明天我們將繼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