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畢加索、莫奈、馬蒂斯、高更!都只爲了這一場世紀慈善拍賣

2017年3月,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掌門人,101歲的大衛·洛克菲勒去世。同年6月7日,佳士得拍賣行對外宣佈,大衛·洛克菲勒遺產委員會委託佳士得拍賣佩吉與大衛·洛克菲勒夫婦二人的私人珍藏,逾2000件藏品的拍賣所得將全部捐贈給12家機構,延續洛克菲勒夫婦生前的慈善事業。

在這場世紀拍賣後,洛克菲勒夫婦耗費心力收藏的龐大藏品將分散至世界各處,而大衛·洛克菲勒早在1992年就對此有所預期,他說:“最終,所有這些曾帶給我與佩吉無比愉悅的藏品將再度與世人分享。我們希望,如同它們陪伴我們的過去數十載一樣,將會帶給他們同樣的滿足與歡欣。”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重量級』的拍品吧~

這一系列拍賣分爲線上線下兩部分進行:5月8日至5月10日持續三天的線下拍賣中,除“十九及二十世紀藝術”晚間拍賣外,另有兩場“英國及歐洲傢俱、瓷器及裝飾藝術品”拍賣,一場“美洲藝術”晚間拍賣,一場“藝術品”日間拍賣,及一場“旅行及美國珍品”拍賣。5月1日至5月11日,部分拍品同期在網上進行拍賣。

洛克菲勒伉儷

5月12日,這場史上規模最大的慈善拍賣最終落下帷幕,超過1500餘件的拍品100%成交,成交總額高達832,573,469美元,摺合人民幣近52.8億元,遠超拍賣前預期,見證了22項世界拍賣紀錄的誕生,這也創下了有史以來成交總額最高的單一珍藏拍賣。

拍賣會現場

洛克菲勒家族6代入收藏各種藝術品17萬件,藝術收藏體量達千億級別,從古至今,從東方到西方,囊括各種類型與題材。而此次參拍的作品,據說僅僅是洛克菲勒家族藝術收藏的1%。洛克菲勒家族除了建立了MOMA紐約當代美術館,還向其他大型博物館和美術館捐贈了大量藏品和資金,可以說他們的藝術捐贈和收藏直接參與並影響了20世紀藝術發展的歷史。

巴布羅·畢加索 《拿着花籃的女孩》

1.15億美元 摺合人民幣 7.32億元成交

巴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於1905年玫瑰時期(Rose Period)創作的代表作《拿着花籃的女孩》曾屬於詩人格特魯德·斯泰因,1968年由大衛·洛克菲勒收藏。這件極具感染力的珍稀畫作描繪二十世紀初的波希米亞生活,不論是繪圖或是營造氣氛方面均展現出精湛技巧,曾置於大衛·洛克菲勒位於紐約65街大宅的書房內。

克勞德·莫奈 《綻放的睡蓮》

8468.75萬美元 摺合人民幣5.39億元成交

關於印象派大師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在1914至1917年間創作高峯期創作的《綻放的睡蓮》,大衛・洛克菲勒曾如此回憶道:“這件作品幾乎可以肯定是在傍晚時分繪畫的,池塘的水呈深紫色,蓮花綻放出耀眼的白色光芒。我們立即買下了此畫。”,他們夫婦在1956年購得此作,並曾將之懸掛於哈德遜松林大宅的旋轉樓梯處。

亨利·馬蒂斯 《側臥的宮娥與玉蘭花》

8075萬美元 摺合人民幣5.14億元成交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創作於1923年的《側臥的宮娥與玉蘭花》,在本次拍賣中一舉打破了馬蒂斯作品的拍賣世界紀錄。《側臥的宮娥與玉蘭花》將不同圖案與形態巧妙結合,不僅是馬蒂斯巔峯時期的標誌性代表作,也一直被視爲私人珍藏中最偉大的馬蒂斯作品。這幅作品原本掛於洛克菲勒家族哈德遜松林大宅的客廳中。

本場拍賣中還匯聚多件來自其他十九及二十世紀藝術大師的經典名作,包括保羅·高更的《海浪》、《花瓶裏的花》,喬治 ·秀拉的《格朗康海港》,克勞德 ·莫奈的《陽光下的聖拉扎爾火車站》、《拉瓦古的塞納-馬恩省河風景》,胡安·格里斯的《音樂家的桌子》,胡安·米羅的《壁畫 I-II-III》等等。

保羅·高更(1848-1903)《海浪》

1888年8月至10月作,成交價3518.75萬美元

喬治·秀拉(1859-1891)《格朗康海港》

1885年夏作,成交價3406.25萬美元

克勞德·莫奈(1840-1926)《陽光下的聖拉扎爾火車站》

1877年作,成交價3293.75萬美元

胡安·格里斯(1887-1927)《音樂家的桌子》

1914年5月作,成交價3181.25萬美元

胡安·米羅 (1893-1983)《壁畫 I-II-III》

1933年12月作,成交價2000萬美元

保羅·高更 (1848-1903)《花瓶裏的花》

1886年至1887年作,1893至1895年又作,成交價1943.75萬美元

克勞德·莫奈(1840-1926)《拉瓦古的塞納-馬恩省河風景》,

1879年作,成交價1583.75萬美元

“收藏和收購的不同之處在於,收藏是高度個人化的體驗。多年來,佩吉和我以及其他家庭成員都深度參與收藏過程。對我們來說,作品中蘊含的文化歷史,其創作所處的時代背景,這些故事非常引人入勝,佩吉和我從親戚朋友、藝術史學者、經銷商和藝術家本人那裏收穫了廣博的知識,關於收藏的旅行經歷和閱讀經歷也讓我們獲益良多。”

大衛·洛克菲勒站在洛克菲勒中心前,1982年4月

“佩吉及大衛·洛克菲勒夫婦珍藏”充分體現了洛克菲勒伉儷對藝術和世界的認知和交流。他們的收藏數量龐大,且跨越地理、歷史和媒介的限制,在現代歷史中無可匹敵。其中,的二十世紀美洲藝術收藏可謂包羅萬有,其中不乏來自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O‘Keeffe)、查爾斯·希拿(Charles Sheeler)、凡爾菲得·波特(Fairfield Porter)和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等藝術大師的經典傑作。

威廉·德·庫寧《無題 XIX》

1982年作,成交價1426.25萬美元

5月9日晚誕生的全場最高價拍品爲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作於1982年的晚期作品《無題 XIX》(Untitled XIX),在經過近10分鐘來自電話委託和場內的激烈競投後,最終以14,262,500美元成交。

吉爾伯特·斯圖爾特《喬治·華盛頓(沃恩型)》

1795年作,成交價1156.25萬美元

全場的另一高潮出現在拍賣尾聲,倒數第二齣場的吉爾伯特·斯圖爾特(Gilbert Stuart)作於1795年的《喬治·華盛頓(沃恩型)》,這是大衛洛克菲勒父母曾擁有的兩幅喬治·華盛頓畫作的其中之一,大衛的父親其後將這件作品贈予佩吉和大衛。

迭戈·里維拉《對手》

1931年作,成交價976.25萬美元

迭戈·里維拉(Diego Rivera )的《對手》,不僅打破了藝術家作品的拍賣世界紀錄,也成爲拍賣歷史上成交價最高的拉丁美洲藝術家作品。這件由大衛·洛克菲勒母親艾比·奧德利奇·洛克菲勒委託藝術家所做的作品,是艾比送給佩吉及大衛的結婚禮物,曾懸掛在夫婦位於緬因州宅邸客廳裏多年。

愛德華·霍普《開普安的花崗岩》

1928年作,成交價841.25萬美元

喬治亞·歐姬芙《新墨西哥州阿比丘附近》

成交價841.25萬美元

喬治亞·歐姬芙《新墨西哥州 — 陶斯附近》

成交價265.25萬美元

約翰·辛格·薩金特《聖傑萊米亞》

成交價908.75萬美元

亞歷山大·考爾德《犁》

成交價515萬美元

查爾斯·希拿《白色的崗哨》

成交價223.25萬美元

凡爾菲得·波特《帆船II》

成交價193.25萬美元

《洛克菲勒回憶錄》中這樣描述大衛·洛克菲勒在第一次參觀 MoMA PS1 (MoMA 的分支機構,致力於展出先鋒當代藝術)之後的思考:

“參觀結束後我真是鬆了一口氣,回到舒適的家中,看着塞尚、希涅克和安德烈·德蘭的畫讓我稍微恢復了平靜。然而,看着他們的畫也讓我猛然意識到,這些人也曾經是最具開創性的藝術先鋒,他們的‘瘋狂’也往往不限於對顏色的運用。他們摒棄了透視法,在自己所處的社會潮流中逆流而上;打破陳規,堅信自己的觀點和技法能夠站得住腳。儘管學院派嚴厲譴責他們,聲稱他們的作品是毫無意義和美感的荒唐之作,他們卻‘開啓’了現代藝術的大門,改變了人們觀看世界的方式。或許,正如當初的新印象派和野獸派一樣,我看到的最新一代的‘現代’藝術家們也有着更多奧祕,比我初次見到所能理解的要多我知道如果我母親還在,她的反應就會是這樣。”

也許,這就是洛克菲勒家族被寫入了藝術史的原因。

Works Exhibi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by Yu Hongda

About Sunyard Art

Anytime is art tim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