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對於中國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壓力的存在,但有多少人會反過來思考?會想到這是一種財富呢?

負債讓你更有錢,越有能力的人,越需要借錢;銀行不會隨意提供給我們房貸,爲了控制銀行自身的風險,銀行會有針對性地選擇放貸對象。

不可忽視的思維,讓你更有財富

越有能力的人,銀行越願意借錢給他,因爲銀行知道,能力就代表了實力,代表了還款的保障。越有能力的人,越是要想着如何能通過借錢,用別人的錢來實現自己的財富夢想。

不可忽視的思維,讓你更有財富

注: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有一個故事說過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的故事,假設房子的價格是100萬元,我們辛辛苦苦積攢了100萬元,我們是用這100萬元全款買一套房,還是每套首付20萬元買5套房子更好?

在房價上揚的時代,怎樣算都是後者更加有利。所以說,選擇消費貸款,實際上就是學會利用個人信用,利用負債更快地獲得財務自由。

我很認同一個國外的理念:從銀行借到的錢越多,一個人的財務自由度就越高,同時還意味着這個人越有本事。

中國人注重存錢,西方人關心花錢。中國人崇尚節約,西方人講究消費。在西方人心目中,錢是死的,是用來爲人類服務的東西。

在中國人眼裏,錢是活的,是我們奮鬥的目標,正因爲如此,所以國人不肯輕易花錢。過去我們常說“放在牀板下的錢”,就是比喻我們只知道一味存錢。錢不花,變不成物質,社會也不會進步。

中國人怕欠債,以欠債爲恥。欠着債,心裏不踏實,茶飯不香,總是不自在,追求“無債一身輕”。

西方人不怕欠債,至少內心沒有擔憂。西方的商家常常是先把東西給你,讓你欠債,以後再慢慢讓你還錢。你敢欠,說明你有本事有能耐還。

中國人習慣花過去的錢,美國人習慣花未來的錢。中西方不同的做法,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不可忽視的思維,讓你更有財富

注: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我們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我們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希望未來更快地享受富有的生活,就需要採取更爲積極的方式,將明天的牌拿到今天來打,把押在各處的死錢都變活。

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你還可以通過負債,一邊賺錢一邊把負債作爲一種資本,把不屬於自己的錢也調動起來爲自己服務。

正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只有欠着,纔會拼命去掙,欠着才能鼓勵人們更努力向前。

不可忽視的思維,讓你更有財富

注: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富人和窮人最大的區別在哪裏?

很多人馬上就會想到,窮人就是手上錢少,富人就是手上錢多,錯!富人和窮人最大的區別在於如何對待錢,如何用錢爲自己服務。

窮人財富積累的一般軌跡是:努力工作→掙取工資→消費→儲蓄。窮人拼命掙錢,但總是將掙到的錢放在銀行裏面,讓錢靜靜地躺在那裏。

富人的財富軌跡是:努力工作→掙取收入→更多的是努力想辦法向銀行借錢→理財用錢生錢→輕鬆致富。

富人總是想着用銀行的錢、別人的錢來理財生錢,最終讓自己走上富裕之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