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哈利·波特》中那件隱身斗篷讓你印象深刻,《神盾局特工》中的隱形戰鬥機和特工的可更換面具臉讓你覺得不可思議……而事實上,隨着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好多以前覺得是天方夜譚的虛擬技術早就被應用於現實的各個領域,推動着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其中包括“超材料”的誕生。

2009年,劉若鵬率領的團隊在世界頂尖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利用超材料技術實現寬頻段“隱身衣”實驗的論文,引起轟動。2010年,美國《科學》雜誌將超材料評爲過去十年人類最重大的十項科技突破之一。

究竟什麼是超材料?它是一種人工複合結構材料,超材料是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的人工複合結構或複合材料。

超材料技術是國際上應用於現代高端裝備領域最熱門的新興技術之一,美國國防部把其列爲“六大顛覆性基礎研究領域”之首,美國軍方確立超材料技術率先應用於最先進的軍事裝備,日本和俄羅斯將超材料技術列爲下一代隱身裝備的核心關鍵技術。

數據顯示,光啓成立5年多來申請的專利總量超過3000件,其中在超材料領域的專利佔全世界超材料領域過去10年申請總量的86%,已經超過美國申請專利數量。

劉若鵬是一個在深圳長大的西安人,1990年,父母把我從西安帶到了深圳,住進了深圳中興通訊的大院,在深圳長大的經歷,給了他一個深刻的教育:成功不是來自於噱頭和關係,而是來自於個人的奮鬥、堅持與智慧。沒有條件,就自己創造條件,堅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劉若鵬深圳中學畢業後考入浙江大學。進入大學後,他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競爭激烈的混合班。所謂混合班,就是學校尖子生的集合。這並不是一個穩定建制的班,一旦某一次考試成績落後,就會被“末位淘汰”出局。劉若鵬就在這種緊張的環境下鍛鍊了出來,進入美國名校就讀。

2009年,我在美國杜克大學攻讀博士期間,和科研夥伴們用了6000種電磁微結構去做了隱身衣的實驗原型,把這樣的一個人造物質的科學創意變成了一個真正可以實現的科研成果。這一成果刊登在了美國《科學》雜誌上,是全世界首次實現了寬頻帶超材料隱身衣的設計與製備的成果。

那時,劉若鵬的五人中國籍團隊“熱”得發燙,他們在美國科學界被形容爲“前途無量”。而劉若鵬卻在這時選擇了回國。五個人籌了20萬元人民幣就“開張”創業了。因爲創業項目的特殊性,爲了避免電磁的干擾,他們的實驗只能在郊區一些未建成小區的地下車庫裏做。

到目前爲止,光啓的專利申請總量超過4100件,佔該領域專利總量的近九成。在地下室做實驗的劉若鵬有種“突圍”成功的感覺。

除了這些非常具有科幻感、關注度頗高的產品,光啓的超材料技術近年也已應用到了現實生活中。2014年,國家體育場“鳥巢”的運營方決定建造WiFi系統,光啓以其在超材料方面全球絕對領先的優勢成功中標,《中國好聲音》第四季總決賽,光啓在鳥巢部署了1089個AP(接入點)組成的WiFi網絡,共計承載了6萬觀衆接入。

七年時間,劉若鵬的“路子”有點“野”,完全無法模仿。從白手起家,到擁有三家上市平臺,組建了橫跨港股、A股、澳洲三地資本市場的“光啓系”。 成長爲從事超材料技術裝備、創新型航空器及人工智能的尖端技術集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