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偿债能力的7大指标,作为一个财务必须要学习!

偿债能力, 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所以,企业的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

企业偿债能力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是衡量企业当前财务能力,尤其是衡量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指标。

短期偿债能力涉及的3大关键指标:

1、流动比率: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可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流动负债的能力。

计算公式: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指标分析:

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就越强,反之则弱。

企业较为适宜的指标是2:1,这表明即使流动资产有一半在短期内不能变现,也能保证全部的流动负债得到偿还。

如果指标过高,可能意味着企业有大量资金闲置,不利于资金的充分利用。

2、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并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计算公式: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

指标分析:

速动比率越大,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该指标适宜的比率是1:1,如果速动比率过大,可能会使企业资金闲置较多,不利于企业资金的充分利用。

速动比率高不一定表示企业有短期偿债能力一定会强,还必须结合其他指标来分析,如果应收账款财转速度慢,意味着应收账款变现能力差,这样企业实际的偿债能力就会比指标反映的状况差了。

3、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

计算公式: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税前净利+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指标分析:

利息保障倍数可以反映企业经营收益为所需支付的债务利息的多少倍。如查利息保障倍数足够大,就意味企业有充足的能力支付利息;反之,若利息保障倍数偏低,意味企业没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那么利息的支付就会发生困难。

例:C公司2017年度税前净利为300万元,本期利息费用为50万元,

该公司的2017年度的利息保障倍数为:

利息保障倍数=(300+50)÷50=7

一般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大于5较为适宜,所以上述案例中的企业偿债能力就比较强。

企业偿债能力的7大指标,作为一个财务必须要学习!

长期偿债能力的四大指标:

1、资产负债率

它是企业负债总额占企业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反映了在企业的全部资产中的由债权人提供的资产所占比重的大小,以及债权人向企业提供信贷资金的风险程度。计算公式: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指标分析:

资产负债率是揭示资产总额里有多大比例是债权人提供的;从债权人的角度来看,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因为指标高了,说明企业资产大部分来自于负债,显然不利于偿还债权人的债务;从投资人或股东来说,指标高了,可以用较少的资本(或股东)投入来获得企业的控制权等;从经营者的角度来看,指标高了,可以充分利用借入资金给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可以尽可能降低财务风险。

资产负债率适宜在40%-60%之间。

2、股东权益比率(净资产比率)

它是股东权益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资产中有多少是所有者投入的。

计算公式:所以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

指标分析:

企业的股东权益比率应当适中,如果该比率过小,表明企业过度负债,容易削弱公司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而比率过大,意味着企业经营者没有积极利用财务杠杆作用来扩大经营规模。

企业的资产总额等于所有者权益总额加负债总额之和,所以股东权益比率加上资产负债率等于1,因些该指标的适宜范围也有40%-60%之间。

3、资产周转率

是可变现的流动资产与长期负债的比率,反映公司清偿长期债务的能力。

计算公式:

资产周转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长期负债

指标分析:

资产周转率越大,表明公司近期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的安全性越好。由于长期负债的偿还期限长,所以在运用该指标分析时,还应充分考虑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入量、 经营获利能力和盈利规模的大小,结合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4、产权比率

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它反映股东所持股权是否过多,或者是否充分等,可以从侧面表明企业借款经营的程度。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指标分析:

产权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弱;反之,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

该指标低于100%时较为适宜,但是要结合企业的经营方针来分析,例如当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大于负债成本率时,负债经营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资金收益率,这时,企业的产权比率适当高些,反倒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