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也叫大青根。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可见对应咽喉肿痛,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其实,说起板蓝根,还有一味药材,药性和板蓝根非常接近,常常采用的是山豆根。

说起山豆根的发现,和李时珍有很密切的联系的。

当年,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游遍了全国。当他来到广西时,舟车劳顿,南方火性大,咽喉疼痛,不能言语。这可急坏了他,不能说话,也就意味着他不能向那些百姓和药农询问这些药材的作用和功效。

这天,他继续上山寻找和记录所见到的药材。当他看到一株似槐非槐的植物时,便心生疑惑。这株植物与他平时所见的槐树很像,但仔细分辨却又有不同,在记录之时举棋不定。

就在此时,遇到一位在山中采药的药农,他便上前询问,由于咽喉疼痛,不能言语,几乎无法与药农交流,在那干着急。药农看到他着急的表情,又看了看他的咽喉,便将这株植物连根拔起,将根洗净,用刀切下一片让他含着。没多时,李时珍便觉得嗓子好了很多,也能言语了,这让他高兴万分。

他立即向药农询问这植物叫什么名字,药农告诉他,这药苗蔓如豆八月采根用,于是当地人都叫作山豆根,用来治疗喉痈,喉风,喉痹,牙龈肿痛等。于是,李时珍便将这药的详细产地和功用都记录了下来。

南方属火,对上火,咽喉肿痛这些疾病,都是司空见惯的。

所以,累积的中药材经验沉淀也是相当丰富的。

比如天花粉,栝蒌的根,在治疗咽喉肿痛方面,功效接近板蓝根和山豆根,可以互相配合使用,增强功效。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比板蓝根和山豆根更加速效的药材,要数岗梅根了。

岗梅根,又叫:百解,土甘草、秤杆根、盆包银,点秤根,天星根,七星蔃、山梅根。

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散瘀;解毒。主感冒;头痛;眩晕;热病烦渴;痧气;热泻;肺痈;百日咳;咽喉肿痛;痔血;淋病;疔疮肿毒;跌打损伤。内服剂量可以用到比较大。

其实,板蓝根的功效还是不错的,我们把这些常见的药材,类似的功效归纳了一下,加深印象,归类总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