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補了36個天池的水 塔里木河流域1500萬畝胡楊不再喊渴


3年補了36個天池的水 塔里木河流域1500萬畝胡楊不再喊渴


3年補了36個天池的水 塔里木河流域1500萬畝胡楊不再喊渴


3年補了36個天池的水 塔里木河流域1500萬畝胡楊不再喊渴



新疆頭條訊(文/圖 記者 馬少賓 通訊員 王雪英 沙波)自2016年起從下游逐步向全流域擴展的塔里木河向胡楊林保護區生態補水,到今年6月2日,已累計輸水57.7億立方米。這是什麼概念?按照天山天池1.6億立方米的蓄水量計算,相當於輸了36個天池的水量。

6月3日,記者從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瞭解到,爲保護塔里木河沿線生態環境,擴大輸水效益,從2016年開始,塔里木河生態調水逐步從塔里木河下游向全流域擴展,在全流域組織實施向胡楊林保護區生態補水。

近3年來,連續開展向孔雀河中下游生態輸水,已累計輸水10億立方米,孔雀河下游260公里河道斷流15年後重新通水。“近河道50米範圍內的胡楊明顯開始恢復生機,一些凋枯假死狀態的枝條開始重新吐綠,輸水的生態效益已經顯現。”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副局長吾買爾江·吾布力說。

據瞭解,塔里木河作爲我國最長的內陸河,幹流全長1321公里,總面積達102萬平方公里的塔里木河流域由環塔里木盆地九大水系144條河流組成,沿塔里木河流域分佈着1500萬畝胡楊林,是世界面積最大的胡楊林區。

吾買爾江介紹,歷史上塔里木河流域的九大水系均有水匯入塔里木河幹流。由於人類活動與氣候變化等影響,上世紀50年代以後,其來水完全靠阿克蘇河、和田河、葉爾羌河、開都—孔雀河供給,形成 “四源一干”的格局。

自2000年起,塔里木河向下遊19次生態輸水,水頭14次到達尾閭臺特瑪湖,結束了下游河道連續乾涸近30年的歷史,累計生態輸水77億立方米。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監測數據顯示,下游植被恢復和改善面積達2285平方公里,曾經乾涸的臺特瑪湖已形成500餘平方公里的水面和溼地。

“這些年來,塔里木河向下遊連續19次生態輸水,保護了塔里木河流域生態,築牢了生態安全屏障。”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水量調度管理處處長何宇說,塔里木河兩岸的胡楊林對阻止塔克拉瑪干沙漠侵襲天山南坡的綠洲起到了一種“屏障效應”。

近年來,隨着統一管理水資源、實施限額用水管理、加強聯合執法、疏浚河道、開啓生態閘、填埋機井等行動的開展,塔里木河流域1500萬畝胡楊林生存狀況逐步得以改善。

今年,新疆又啓動實施爲期3年的塔里木河流域胡楊林生態系統修復行動,通過修建引洪渠、簡易攔洪壩等進行引洪灌溉,使塔里木河流域退化胡楊林得到有效恢復,區域生態系統進一步修復。實施範圍爲塔里木河幹流和四大支流葉爾羌河、阿克蘇河、和田河、開都—孔雀河兩側的胡楊林分佈區,主要涉及南疆11個縣市及1個自然保護區。

記者從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瞭解到,今年的塔里木河向下遊生態輸水工作將按計劃於7月塔里木河汛期到來時開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