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5G牌照即将发放,开启5G商用元年官宣:5G牌照即将发放,开启5G商用元年

全文共计4707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来源 | 数据观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 阿茶

官宣:5G牌照即将发放,开启5G商用元年

6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透露,当前全球5G正在进入商用部署的关键期,我国5G产业已建立竞争优势。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将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我国已具备5G商用基础

此前,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曾表示,在产业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目前5G技术和产品日趋成熟,系统、芯片、终端等产业链主要环节已基本达到商用水平,具备了商用部署的条件。

陈肇雄认为,5G发展总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和产品研制阶段。二是频谱分配、网络建设和政策完善阶段。三是应用推广,构建融合应用产业生态阶段。

2018年12月份,工信部给三大运营商发放了5G频谱许可。目前,基础电信企业与有关垂直行业通过深化合作,围绕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重点领域,联合开展5G应用探索,合力推进5G应用发展。

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我国在5G技术、标准、产业方面已初步建立了竞争优势。

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龚达宁介绍,在技术标准方面,我国倡导的5G概念、应用场景和技术指标已纳入国际电信联盟的5G定义,我国企业提出的灵活系统设计、极化码、大规模天线和新型网络架构等关键技术已成为国际标准的重点内容。截至2019年5月,在全球20多家企业的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中,我国企业占比超过30%,位居首位。在产业发展方面,我国率先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加快了5G设备研发和产业化进程。目前,我国5G中频段系统设备、终端芯片、智能手机处于全球产业第一梯队。

我国一直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与全球产业界携手推进5G发展。

据龚达宁介绍,2013年,我国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爱立信、诺基亚、高通、英特尔、罗德与施瓦茨等多家知名国外企业都是推进组成员单位。

基于推进组平台,国内外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究、技术试验和产品测试验证,共同制定技术规范和测试规范,并积极参与测试,全球系统设备、芯片、终端、测试仪表等企业相互合作、共同促进,为加快我国5G产业链的发展成熟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全球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各国企业通力合作、互利共赢。4G时代,多家国外企业已参与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并与我国电信运营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是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发放5G商用牌照后,我国将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欢迎国外企业积极参与我国5G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继续深化合作,共谋5G发展和创新,共同分享我国5G发展成果。”龚达宁表示。

此次5G牌照发放正值中美经贸摩擦谈判的关键时期,中国发放5G牌照并宣布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不仅表明5G产业是全球紧密相连的产业生态系统,是全球产业集体智慧的结晶,也将促进全球移动通信产业健康发展。

“5G商用牌照即将发放,意味着随着生态体系不断完善,明年5G应用强度将不断增加,服务和产品将日益丰富。在未来5年,消费端将不断深耕细分领域应用,工业端将继续延伸扩展场景。”工信部赛迪智库无线电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潘文说。

潘文表示,5G网络具有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等“天然”特性,结合人工智能、移动边缘计算、端到端网络切片、无人机等技术,在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车联网、无人机及智能制造、电力、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有着广阔应用前景,5G与垂直行业的“无缝”融合应用必将带来个人用户及行业客户体验的巨大变革。

5G商用还有哪些

如果说3G是汽车速度,4G是飞机速度,那么5G就是火箭速度。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5G的网络速度和质量得到跨越式提升。

官宣:5G牌照即将发放,开启5G商用元年

几秒下载一部电影、随时随地实现无人机操控、无延时直播医疗手术过程、为工业生产赋予更多可能性……近来,各行各业纷纷尝鲜5G,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感受新技术带来的变化。

今年以来,5G的发展驶入快车道,各类新应用、新业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北京朝阳门落地国内首个5G营业厅,上海开建首个5G火车站、建成首个5G高校,河南建成全国首个5G医疗实验网……

搭上5G的快车,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哪些想象不到的变化?工业生产又将迎来怎样的效率提升?

“太清楚了,我在黄浦江边,你就像在我身边”

5G+通信:生活通信体验火箭速度

只要花几秒钟,就能通过5G网络下载一部1G大小的高清电影——这样的期待,已经成为现实。国内首个5G营业厅近期正式落地北京朝阳门,营业厅也已完成5G试验网络覆盖,市民现在就可以去营业厅“尝鲜”。

虽然目前国内的5G终端还没有商用上市,但在营业厅里,工作人员利用专业设备,将5G移动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市民用现有的4G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接入后即可体验5G高速网络。

接入5G网络后,观看在线高清视频无卡顿,玩游戏也毫无延时。工作人员用专用设备测试显示,多用户FTP下载速率的峰值最高可达450Mbps,平均速率200Mbps。

据介绍,到2022年,北京市各大运营商5G网络投资累计将超过300亿元,实现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副中心、重要功能区、重要场所的5G网络全覆盖。

“我现在用5G手机、5G网络和你通话。你那儿清楚吗?”“太清楚了,我在黄浦江边,你就像在我身边。”

这段对话发生在前不久上海市举行的“全球双千兆第一区”开通仪式上。上海市副市长吴清向场外的上海航运交易所总裁张页拨通了全球首个行政区域5G网络手机通话。

5G的火箭速度正在为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更多可能性。

比如,5G应用于无人机,可以实现4K超高清VR(虚拟现实)视频的实时回传,而目前的无人机只能实时回传1080P的平面视频。此外,无人机操控也有了新方式。“目前是飞手通过遥控器对无人机进行控制,局部遥控距离只有一公里左右,而通过5G网络就没有这种限制了,只要有5G网络覆盖的位置,就可以实现对无人机的控制。”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建明介绍,今年年内,上海将建成超过1万个5G基站。

据悉,作为国内第一批5G试点城市,广州、深圳目前也在加快5G基站的建设,计划今年内完成1万座5G基站的建设,并在年内实现5G试商用。

“尽管前方没人,但车辆内的情况我们都清清楚楚”

5G+交通:车辆运维更加高效智慧

繁星点点的夜幕之下,霓虹灯闪耀,如子弹头一般外形的车辆,在密集的楼宇中自由穿梭……这是2019年央视春晚呈现的“未来世界”。

节目中的主角——云巴,如今正在深圳市坪山区比亚迪集团的办公楼、停车场和职工宿舍之间来回穿梭。

座椅、乘客扶手、影音显示屏……走进云巴,车厢内设施给人的第一印象,与普通地铁车厢并无太大区别。不过,车厢两头弧形玻璃处开阔的视野,却显示了这趟车的特别之处。

由于采取了无人驾驶技术,整个列车空间都能用于容纳乘客,因此内部显得非常宽敞。无人驾驶系统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智能化运行。发车、停车、休眠等功能,均可自主完成,无需人工操作。

比亚迪通信信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景辉介绍,5G技术的大规模连接,可以将云巴线网中的所有设备,接入到同一网络进行管理,从而实现更高效智能的运营维护。

在云巴的控制中心,记者看到,车厢和站台影像、车辆运行和轨道状态等诸多数据,都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4名工作人员正密切关注着云巴系统的运行状况。

这些数据和影像的秘密,就在云巴轨道上。这条长1.5公里的轨道,已实现了5G网络全覆盖。设置在站台和车厢内部的摄像头所拍到的高清画面,通过5G网络快速回传至后台。工作人员在电脑上,便可实时监测车辆内部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预防交通危险。

比亚迪研发中心研究员江奕辰介绍,在过去的网络条件下,最多只能支持4路的视频影像回传。现在则可以实现对几十路高清视频进行实时监测。“尽管前方没人,但车辆内的情况我们都清清楚楚。”

“几乎没有延时,就像站在主刀医生身边现场观摩一样”

5G+医疗:高清实景实现送医上门

4月3日上午9时许,在粤西山区县级市高州市人民医院心外手术室,一台特殊的手术正在精心准备中,手术台前支起了超大显示屏,主刀医生心外科二区主任何勇的手术头套上还戴着一个高清无线探头,各种专用设备连接已经就绪。

而在400公里之外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微创学科带头人郭惠明教授及团队已经在屏幕前早早等候。在高州市人民医院的另一幢楼里,心外科学科带头人王茂生等也正透过屏幕关注着手术室里的一切。

3月底,湛江雷州市龙门镇41岁的田姨来到高州市人民医院求医,经确诊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三尖瓣关闭不全、重度肺动脉高压、心功能衰竭,只有手术才能“救心”。这位患者已属“高龄”,病情较为复杂,手术难度较高。

两地专家研究后,决定采取微创手术方案,并借助5G技术实现省里专家与市里的大夫“同台手术”。在手术进行之前,患者的所有检查和资料传到省人民医院,省人民医院按照3D打印的心脏模型,进行了充分的直播准备。

10时许,手术开始了。何勇低头弯腰摆好手术动作,戴在头上的高清探头直对着手术区域,超高清画面实时传输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和高州市人民医院的高清显示屏上。“清晰度非常高,几乎没有延时,就像站在主刀医生身边现场观摩一样。”现场观摩的医生表示。

“注意体位,将患者右侧胸腔垫高30度”“心包是否在这里打开?”……得益于5G实时双向超高清远程手术实景直播,3个小时后,手术宣告成功!

“5G技术实现了超高清实景显示和低延时,这对远程手术至关重要。”王茂生介绍,5G的应用让专家可以在手术进行过程中手把手地指导,及时给出意见。这能助力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县域,造福更多山区患者。

“通过APP实时掌握所有情况,根据订单组织生产更高效”

5G+制造:工厂生产装上智慧大脑

各式机械手臂来回翻飞,焊接、组装,忙个不停;大大小小的屏幕上光影闪烁,传递着一条条数据、指令……在位于武汉光谷藏龙岛的中国信科集团虹信公司5G智慧工厂,空无一人的厂房里却显得格外忙碌。这是公司与湖北移动联合打造的全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

湖北移动5G办公室智慧工厂项目经理毛骞介绍,智慧工厂引入基于5G的工业互联网的“5G无线+5G边缘计算+移动云平台”组网模式,实现了信息采集交互和协同生产。

在工厂信息管理平台的大屏幕上,整条生产线的订单与生产数据、监控视频、设备运行状态等一目了然。生产部经理张伟介绍,这些数据通过5G网络实时采集,与5G架构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互通,管理人员在管理平台甚至手机APP上就可以实现智慧管理。

“以前每次设备维护都要到现场排查和处理故障。”张伟说,现在任何联网设备发生故障,系统都能直接发现并报警,然后通过解析不同的故障代码直接确定问题原因。信息传送、故障处理响应时间缩短80%,极大提升了运维效率。

虹信公司客户代表李伟介绍,基于5G的工业控制交互操作让订单与生产实现了无缝对接。“以前,客户下单后,我们要一遍遍打电话沟通不同部门,了解生产、配送等流程的进展。现在通过APP实时掌握所有情况,根据订单组织生产更高效。”

“经由5G改造后,工厂生产人员减少95%,运维人员减少20%,整体生产效率却提升了30%以上。”毛骞介绍。

官宣:5G牌照即将发放,开启5G商用元年官宣:5G牌照即将发放,开启5G商用元年

这些无人驾驶已上路,你体验了吗?

数博会打开未来之门

◆版权云上“链” 三位一体构建版权产业链

官宣:5G牌照即将发放,开启5G商用元年官宣:5G牌照即将发放,开启5G商用元年

“数据观”亮相纽约时代广场 ,向世界传达“中国数谷”魅力

官宣:5G牌照即将发放,开启5G商用元年

关注我们

欲了解更多大数据,

区块链,人工智能,

行业相关资讯 ,干货,

报告等,可搜索

数据观微信公众号

进入查看。

数据观

公众号:cbdioreview

官网:www.cbdio.com

微博:数据观官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