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对于人们而言并不陌生,这些都和基因有着密切联系,临床上血型不同的人是不矛盾的,很多人都比较担心血型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这也是很多人对血型的误会。那么血型不同的男女可以生小孩吗?小孩会不会有病?详情了解。

首先一个人的血型是由父母遗传的,当夫妻俩血型不同时,如胎儿血型与母亲相同,当然平安无事;但如果胎儿血型与父亲相同,胎、母血型不一致时,母体就可能产生对抗胎儿红细胞的抗体,后者若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可使胎儿红细胞被破坏,从而产生溶血。

不过并非所有血型不同的夫妻所生的小孩都会发生溶血病,通常只有两种血型不合婚配时,才可能发生。

1、ABO血型不合

新生儿溶血病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主要发生在母亲O型,而胎儿为A型或B型。如母亲AB型或婴儿“O”型,则不发生ABO溶血病。

(1)40%-50%的ABO溶血病发生在第一胎,分娩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且一次比一次严重。其原因是:O型母亲在第一胎妊娠前,已受到自然界A型或B型物质(某些植物、寄生虫、伤寒疫苗等)的刺激,产生抗A或抗B抗体(IgG)。

(2)在母子ABO血型不合中,仅1/5发生ABO溶血病,其原因为:①胎儿红细胞抗原性强弱不同,导致抗体产生量的多少各异;②除红细胞外,A或B抗原存在于许多其他组织,只有少量通过胎盘的抗体和胎儿红细胞结合,其余的被组织或血浆中的可溶性的A或B物质吸收。

2、Rh血型不合

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在我国的发病率较低。通常是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而血型不合,并引起溶血。

Rh溶血病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这是因为自然界没有Rh血型物质,Rh抗体只能由人类红细胞Rh抗原刺激产生。既往输过Rh阳性血的Rh阴性母亲,其第一胎可发病。极少数Rh阴性母亲虽未接触过Rh阳性血,但其第一胎也发生Rh溶血病,这可能是由于Rh阴性孕妇的母亲为阳性,其母怀孕时已使孕妇致敏,故其第一胎发病。

此外,关于ABO溶血的发病机理目前仍未弄清。有人研究表明,ABO血型不合的孕妇死胎、死产率并不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这可能与胎儿体液中可能存在有可溶性A、B物质有关,它能中和A或抗B抗体,从而保护胎儿,使其红细胞免于溶解。

新生儿溶血症的常见症状:

1、黄疸

大多数Rh溶血病患者患儿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而多数ABO溶血病在第2-3天出现。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型为主,但如溶血严重、造成胆汁淤积,结合胆红素也可升高。

2、贫血

程度不一。重症Rh溶血,生后即可有严重贫血或伴有心力衰竭,部分患儿因其抗体持续存在,也可于生后3-6周发生晚期贫血。

3、肝脾肿大

Rh溶血病患儿多有不同程度的肝脾增大,ABO溶血病患儿则不明显。

4、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血中胆红素水平过高时会损伤脑细胞,引起胆红素脑病,这是溶血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一般发生在分娩后4-7天,表现为黄疸加重,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喂养困难、双眼凝视、惊厥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致死亡或有运动功能障碍、智能落后等后遗症。

最后介绍下新生儿溶血症如何预防:

1、产前检查:产妇抗体测定妊娠周作第一次测定,作为基础值以后,定期测定。如效价上升,提示胎儿可能受累;羊水胆红素测定;B超声,检查胎儿有没有水肿腹水等。

2、产前治疗

(1)提前分娩:既往有输血、死胎、流产和分娩史的Rh阴性孕妇,本次妊娠Rh抗体效价逐渐升至1:32或1:64以上,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羊水胆红素增高,且羊水L/S>2者,提示胎肺已成熟,可提前分娩。

(2)血浆置换:对血Rh抗体效价明显增高,但又不宜提前分娩的孕妇,可对孕妇进行血浆置换,以换出抗体,减少胎儿溶血,但该资料临床极少应用。

(3)宫内输血:对胎儿水肿或胎儿Hb<80g/L,而肺尚未成熟者,可直接将与孕妇血清不凝集的浓缩红细胞在B超下注下脐血管或胎儿腹腔内,以纠正贫血。

(4)苯巴比妥:孕妇于预产期前1-2周口服苯巴比妥,可诱导胎儿UDPGT活性增加,已减轻新生儿黄疸。

3、出生后

Rh阴性妇女在娩出Rh阳性婴儿72h内,应尽早肌注抗RhDIgG300g,以避免被致敏;下次妊娠29周时再肌注300g效果更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