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分享 丨 央视专业度最高的纪录片来了(豆瓣9.0)

在话剧《嫁给经济适用男》本轮演出的休息日,安利一部纪录片如何?

豆瓣9.0,央视最考据的纪录片,没有之一。

在这部高分最新国产片前,我犹豫不决,因为它注定不会被更多人看见。

至今看到过最考据的纪录片,央视以往的纪录片服饰道具太糟糕了!

《土司遗城海龙屯》

是不是觉得名字很土,就像三里屯一样。

就像三里屯一样,它曾经的繁华,流传民间的传说,让世人着迷。

1979年初冬,为配合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遵义文物与葛振亚开始对境内古遗址进行先期考查。

在杂草丛生的荒山上,深一脚浅一脚的行进,殊不知等着他的是一段有着七百多年的古城遗址。

由杂草变碎石,脚下的景象开始变得不同寻常。

坍塌剥落的巨石或裸露地表或埋于地下,它们共同把葛振亚引向一段未知的旅途。

石阶又高又陡,需要手脚并用才得以攀爬,像朝圣一般。

抬头望去,关口雄伟壮观,高高的立在天边。

在遵义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天神使用赶山鞭赶石筑城的传说。

这座屹立在龙岩山上,时隐时现的龙海屯就是传说的起点,相传这里是奇珍异宝的埋藏地。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海龙屯就吸引着众多考古学者的目光,同样在这上面动心思的还有盗墓贼。

当时,遵义境内的三座大型墓葬,盗墓贼都抢先下手,极具考古价值的合葬群被搬成空冢。

1956年,北京明神宗定陵在考古人员兴奋激动的手中,慌张打开。

由于保存文物的技术不够先进,大量文物接触氧气的瞬间迅速腐败。

精美的丝织品更是在几分钟后灰飞烟灭。

简单的化学反应,被盗墓贼形容成灵魂的法术,盗墓行的众多规矩也由此衍生。

吸取定陵的教训,在几十年后的2012年,贵州省最大的“海龙屯遗址考古项目”正式启动。

历经275天,收获瓦当、脊兽、瓷片等几万件残片实物。

在兴奋之余,工作人员同样疑惑,在三面环水,一面衔山的海龙屯,是谁为何要花费如此工料建造?

如今的残垣断壁,当初石台之上的木质建筑是怎样的盛景。

1957年,工作人员进入一座已经被搬空的大型夫妻合葬石室墓中寻找资料。

内有文臣,外站武将,雕刻精美的地下宫殿象征着墓室主人生前的地位与荣耀。

遵义被盗古墓的消息接连被公布,它们共同拼接出一个庞大的家族轮廓。

工作人员在两座被挖空的大型石墓前挖掘出两个装有墓志铭的石函。

墓志铭记录着在它的左侧还葬着一位威灵英烈侯。

据史料记载这位威灵英烈侯就是播州安抚使,时年23岁的杨价。

13世纪,蒙古的铁骑拥有震惊世界的军事优势。

1325年宋蒙战争全面爆发,四川战区最高统帅赵彦纳被困青野原。

在他觉得吾命休矣之际,一直五千人的精锐部队突然出现。

他们善使毒弓硬弩,手持利刃,虎口刺青忠勇二字,以壮军威。

他们的统帅就是杨价,青野原一战他的播州军被赐封雄威军,杨价被封雄威军都统制。

播州有别于一般直属县,接受朝廷册封,同时领主可以世袭,拥有辖内独立的兵权和统治权。

自成一小国,履行朝贡和守卫疆土的指责。

易守难攻的海龙屯,加之杨价与其子杨文的顽强抵抗,延缓南宋灭亡长达三十年之久。

南宋抗蒙古骑兵,明代万历请命出兵高丽打倭寇。

流水的帝王,不变的播州。

如果说影片只是一部简单的历史纪录片,那就没说的必要。

让人感动的是它的历史还原度,从人物服装到武器装备,都是超高还原。

有一波历史爱好者,专门为历史剧挑错误。

这部影片也是一个历史爱好者推给厂长的,给予高度评价:可以说是精确复原

作为一个不懂明朝历史的人,被摄制组的精神所打动。

纵观当下国内宫廷剧,清唐居多,爱情谋权居多。

如果你说服装武器有问题,很多人会回答:关注明星剧情好不好?

艺术的确高于生活,高于既定历史事实,但请尊重历史

有时厂长在想:我们为什么就很难拍出即精彩又符合实际的历史大剧呢?

像海龙屯经历了唐元明三个朝代,屹立在山巅长达七百二十余年。

万历年间,在第二十九代统治者杨应龙手里,播州海龙屯走向了灭亡,不是很好的创作源泉吗?

可能是都太浮躁了吧。

投资方只想着买IP买版权,导演只想着翻拍经典,编剧只想着东抄西借,蹭热度……

所有人都很忙,忙挣钱忙成名。

影片制作组却静下心来,查阅海龙屯历史,研究朝代画作记录的服装配饰,军队阵列,火药武器。

为了这五十分钟的纪录片,他们四年磨一剑。

得到的满星好评,也印证了他们的初衷:我们是在抢救历史。

之前有朋友和我说:明朝的视觉不够华美,高度还原历史的海龙屯则生生打脸。

这还不够华美吗?

总说自己生不逢时,可也没见你努力,到底怪谁?

都怀念1994年,中国电影的顶峰时代。

不是我说,真把你放1994年,你还是等着吃剩饭的那一个。

分享自:电影工厂

6522112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