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手賬”見證“我”與祖國共成長

生活不止於微博和朋友圈

還有一種叫做“手賬”的儀式感

你,習慣記手賬嗎?

最近,我們收到來自

武警晉中支隊執勤四中隊提供的

幾本“厚重”的手賬

這裏到底記載了什麼樣的故事?

“幸福手賬”見證“我”與祖國共成長

“那時因爲家庭貧寒,父母沒錢供我讀書,我從小就給地主當牛馬,11歲時就當起了‘放牛娃 ’,那時的農民生活在社會底層,白天要防土匪來搶糧食,夜裏擔心國民黨兵來找事。是毛主席領導窮苦大衆打土豪、分了地,讓我們翻了身。”這是1949年中隊成立之初,戰士馮禾良在中隊“幸福賬”上寫的內容。

“幸福手賬”見證“我”與祖國共成長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武警晉中支隊執勤四中隊建隊70週年。走進中隊榮譽室,一本本羅列整齊的“幸福賬”格外醒目,翻開一本本“幸福賬”,裏面不僅記錄着中隊發展的點點滴滴,還記載着發生在一茬茬官兵身邊的變化和故事。

“幸福手賬”見證“我”與祖國共成長

“幸福手賬”見證“我”與祖國共成長

一路走來,全體官兵圓滿完成了各項急難險重任務。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40餘次,50多次被評爲基層建設先進中隊,800多名官兵立功受獎,一茬茬官兵用青春和熱血書寫着一本本“幸福賬”。

“幸福手賬”見證“我”與祖國共成長

新兵下連、老兵復退、幹部到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親身感受中隊的這筆“幸福賬”,以此感念先輩玉汝於成的艱難奮鬥史。

“幸福手賬”見證“我”與祖國共成長

進入21世紀,中隊官兵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告別了擁擠狹窄的老營房,搬進了功能齊全的新樓房。

中隊老士官周玉磊在“幸福賬”上感慨地寫道:“那時,中隊的生活基礎設施非常簡陋,除炊事班外,全中隊只有一個公用的露天水龍頭,一到早晚洗漱時間,水龍頭旁邊就排起了長隊,洗澡和洗衣服都是很難的問題。冬天寒冷,水龍頭極易被凍住,大家要耐心等到太陽出來,水龍頭解凍了才能用。由於環境相對閉塞,信號塔老化,電子通信設備經常無法使用,上網更是難上加難。

如今新營房增設了洗漱間、洗衣間、網絡室、理髮室,水電暖等基本設施配套完善。現在,官兵不出中隊就能上網了,也能洗上熱水澡了……”

“幸福手賬”見證“我”與祖國共成長

營房從簡陋到齊備,住房從擁擠到寬敞的變遷,見證着偉大祖國逐步走向富強,見證着軍隊的發展和變化,也激勵着一代代官兵投身火熱軍營矢志強軍夢的無限熱情。

“幸福手賬”見證“我”與祖國共成長

“今天,中隊組織我們收看慶祝海軍成立70週年海上閱兵盛況,看着人民海軍和日益強大的國防我倍感驕傲,我相信,強國夢強軍夢定會實現……”新任班長於勇在“幸福賬”中寫到。

走進新時代,中隊官兵繼續書寫着自己的“幸福賬”。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於勇感嘆:“一本本‘幸福賬’見證着中隊成長的點點滴滴,也承載着前輩們對富民強國和強軍事業的美好向往和殷切期望。作爲新時代革命軍人,我一定會秉承和發揚老一輩優良傳統,踏實幹好本職工作,爲中隊建設貢獻自己青春熱血。”

“幸福手賬”見證“我”與祖國共成長

“幸福帳”作爲中隊的傳家寶,用一份份珍貴的歷史記錄,一篇篇發自肺腑的幸福感言,見證着“我”與祖國共成長,也激勵着一代代官兵繼續用赤膽忠誠書寫強軍路上的“幸福帳”。

晉中支隊:王若村 馬晨博 馮超文字編輯:劉洋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山西武警"微信公衆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