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在2018年12月13日正式宣佈接收來自中國清代翁同龢及其子孫六代的捐贈的字畫等珍貴文物共有183件,包括了來自文徵明、董其昌、沈周等130幅繪畫、31幅書法、18件拓片及4件織繡,這批作品橫跨了13個世紀五個朝代,其中董其昌精品作品七件,集中體現了明清時期的收藏優勢。據澎湃新聞報道,翁萬戈老先生是於2018年7月28日,在他百歲誕辰當天,宣佈向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捐贈事宜,這批舊藏,是跟隨自己近一個世紀的翁同龢遺留精品。



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在2018年12月13日正式宣佈接收來自中國清代翁同龢及其子孫六代的捐贈的字畫等珍貴文物共有183件,包括了來自文徵明、董其昌、沈周等130幅繪畫、31幅書法、18件拓片及4件織繡,這批作品橫跨了13個世紀五個朝代,其中董其昌精品作品七件,集中體現了明清時期的收藏優勢。

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還表示,將在2019年秋季在其亞洲展廳舉辦翁氏家藏精選展。

翁同龢後人將文徵明董其昌等183件字畫捐獻給美國博物館


翁氏家藏古代書畫,翁氏家藏涵蓋十三個世紀五個朝代


2018年,100歲的翁萬戈先生是翁同龢的五世孫,他是美國知名華人收藏家。他熱愛中國書畫,他說:“整個人生都和中國書畫聯繫在一起,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是我來美國後到訪的第一家館,這裏也是我很有歸屬感的一個地方。我很高興我的家藏最終和博物館館藏匯聚在了一起,猶如命運使然。”

據澎湃新聞報道,翁萬戈老先生是於2018年7月28日,在他百歲誕辰當天,宣佈向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捐贈事宜,這批舊藏,是跟隨自己近一個世紀的翁同龢遺留精品。其中如長達16米的清代王翬的《長江萬里圖卷》,波士頓博物館曾於2018年7月至9月舉辦特展,展出王翬《長江萬里圖》。


翁同龢後人將文徵明董其昌等183件字畫捐獻給美國博物館

清代王翬《長江萬里圖》局部


其實,翁萬戈本人一直是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的長期資助人,在過去的10年間,他曾向這個博物館捐贈了21件重要的中國書畫藝術品 ——其中包括長逾16米的《長江萬里圖》(王翬,1699年)。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方面表示,有幸在翁先生百歲誕辰時獲得這件捐贈,並在2018年7月至9月舉辦特展,而新進的這一整批捐贈,將進一步提升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的中國館藏,使之成爲中國本土外的一大藝術品收藏重鎮。預計在2019年秋季,波士頓藝術博物館亞洲展廳將會舉辦翁氏家藏精選展。


翁同龢後人將文徵明董其昌等183件字畫捐獻給美國博物館

清代王翬《長江萬里圖》卷2018年夏天在波士頓藝術博物館展出現場 張子寧


中國人耳熟能詳的翁同龢是一位19世紀的中國文化名人、大書法家。曾任晚清朝廷高官,也曾是兩位皇帝的“帝師”。翁氏家藏有序傳承了流傳了6代之久。最近的一代即是翁萬戈(生於1918),他於1938年移居美國。翁氏家藏因囊括了1300年的大師名作而格外重要,更因它作爲一個顯赫家族中彙集成形並代代相傳的歷史而倍加珍貴。


翁同龢後人將文徵明董其昌等183件字畫捐獻給美國博物館

翁同龢像


翁同龢後人將文徵明董其昌等183件字畫捐獻給美國博物館


  翁同龢手抄康有爲《上清帝第一書》 翁氏家族舊藏,現藏於上海圖書館

據此前公開的報道,1948年秋天,爲避戰火,翁萬戈和他的家人把家傳收藏打包,遠渡重洋。先從天津運到上海,再從上海運到紐約,在1949年初到了美國。其後數十年一直悉心呵護,潛心研究,著有多本專著。除了對家藏文化的研究,他也一直致力於中美文化交流。從上世紀40年代初起,他就開始參與拍攝,並獨立製作了數十部教育片和紀錄片,向西方介紹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翁同龢後人將文徵明董其昌等183件字畫捐獻給美國博物館

翁萬戈與攝影師斯坦納在博物館(約1950年)


旅美華人收藏家翁萬戈先生1918年出生於上海,在天津接受小學及初中啓蒙教育。1938年,翁萬戈先生赴美國普渡大學留學,1940年獲機電工程碩士學位。但他並沒有從事自己所學的專業,隨即入威思康辛大學美術系,改學油畫。此後一直從事繪畫、攝影及電影工作。

上世紀80年代初,他任華美協進社(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主席,力主發展和大陸的交流,促成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動。翁萬戈曾感慨地說:“我爲家藏而活,而家藏也成爲了我的人生。”一番話道盡了他對家藏畢生的守護,也是一個收藏世家的繼承人所揹負的傳承使命。

翁氏家族的收藏。以明清文人書畫作品爲主,包括沈周、文徵明、項元汴、董其昌、項聖謨、陳洪綬、朱耷、清代“四王”、惲壽平、華巖、金農等明清文人的書畫,翁同龢的墨寶、日記及少部分的文房四寶、玉印、古爵、如意等收藏品。其中年代比較久遠的藏品是南宋宮廷畫家梁楷以獨特筆法和風格繪成的工筆畫“道君像卷”。據翁萬戈介紹,他最愛的畫作之一便是清代畫家王翬的16米長卷名爲“萬里長江”。畫中富有想象力地描繪了中國這條著名大江從入海口至源頭綿延數千公里的沿途景色,氣象宏闊。翁萬戈說,其先祖翁同龢1875年在居家附近文物市場尋獲此卷,愛不釋手,最後挪用原本存放購新宅的四百兩銀子購得此畫。


翁同龢後人將文徵明董其昌等183件字畫捐獻給美國博物館

宋刻本《注東坡先生詩》 翁氏家族舊藏,現藏於上海圖書館


2000年,翁萬戈曾將其家族收藏的80種,542冊宋元明清珍稀古籍善本書,通過拍賣方式以450萬美元的價格轉讓給上海圖書館。

2010年,翁萬戈先生曾向北京大學捐贈明代吳彬繪《勺園祓禊圖》,《勺園祓禊圖》(又名《米氏勺園圖》),此圖是明代著名畫家吳彬應其好友、勺園主人米萬鍾所邀,爲其勺園所繪製的圖卷。該圖卷由翁同龢在清光緒年間購得。


翁同龢後人將文徵明董其昌等183件字畫捐獻給美國博物館

《萊溪雅集圖》翁萬戈繪



翁同龢後人將文徵明董其昌等183件字畫捐獻給美國博物館

清代王翬《長江萬里圖》局部


捐贈藏品之繪畫


據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提供的資料,翁氏家藏以文人畫爲主導,這也是宋代開始出現的一種繪畫類型——精英化並富含表現力。捐贈中包括了7件董其昌(1555-1636)作品,董其昌是明代的書畫理論家,奠定並宣揚了文人畫理論,並影響了隨後四個世紀的藝術創作。

捐贈藏品之書法


此次捐贈也包含許多書法作品。書法是中國文化的最高藝術形式。翁氏書法收藏的時間範疇從唐代到20世紀。其中,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徵明(1470-1559)的手卷《家書卷九通》(1523年後)展現出藝術家嫺熟雅緻的筆意以及自由俊逸的動勢。文徵明向妻兒寄送的這九封信,是他寓居北京求官時所寫,也流露出他別的正式作品中不常見的感性一面。


翁同龢後人將文徵明董其昌等183件字畫捐獻給美國博物館


《大觀帖》

清代藏品中還包括17世紀畫僧朱耷(1628-1705)的《八大山人法書冊》(1702)。朱耷的筆墨往往突破傳統,極具表現力。這本冊頁也體現出他對古代各家法書的豐富解讀,盡顯其書法方面的突出造詣。這些捐贈讓波士頓藝術博物館今後可以更好地在展覽中展現中國書法的豐富性與表現力。



翁同龢後人將文徵明董其昌等183件字畫捐獻給美國博物館


萊溪雅集:謝稚柳(左二)、徐邦達(左四)、王季遷、楊仁愷、翁萬戈 等

“這批傑出藏品的捐贈,讓波士頓藝術博物館在中國文人藝術及文化方面可以展現出更豐富也更飽滿的敘事,而文人藝術至今在中國社會還具有強大的影響力。我們深深感謝翁先生給予博物館和亞洲部的信任和信心,也將會通過研究、修復、展覽和闡釋的展開,致力於公開化這批家藏。”波士頓藝術博物館亞洲策展部主任喻瑜說道。


文字轉載,侵權聯繫刪除,圖片來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