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長身上表現出的平靜與從容會給孩子莫大的精神慰藉。家長身上表現出的緊張、焦慮也會在無形中增加考生的心理壓力。

臨近高考,說不緊張、不激動是唬人的。拼到最後全看心態!能夠發揮出正常的水平其實就已經是超長髮揮!

那麼,考生如何調整心態,信心滿滿入考場?家長如何更好幫助孩子?教你幾個大招!

01

考生篇

1,記住,大部分人臨考都會緊張,考前一天晚上睡不好的人更多,緊張、焦慮的情緒真的不只是你一個人,大家都一樣!

2,適度的緊張、興奮並不完全是壞事,會讓大家更容易保持清醒與精力集中。即便是前一晚沒睡好,第二天也不會沒精神!

3,寫下你的焦慮,在感覺到情緒波動時,用紙筆寫下自己此刻的心情,“我緊張什麼,害怕什麼,擔憂什麼,煩惱什麼”,將心裏的一切想法都認真寫在紙上。包括考前也可以這樣做。通過書寫心情可以有效的緩解焦慮。

02

家長篇

家長們往往比孩子更緊張,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到底應該怎麼幫助孩子呢?

當我告訴你,一定不要想一隻粉紅色的大象,然後,是不是現在大腦中出現了一隻可愛的粉紅色的大象呢?

這是一個很有名的心理學實驗,說明你永遠無法“不要想什麼”。

一樣的道理,父母總是對自己的孩子一遍又一遍的說,“你不要緊張,你不要緊張”,但是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當孩子聽到這樣的話的時候,與其說是勸慰和鼓勵,倒更像是一遍遍的提醒,他會感到更加不安。家長身上表現出的緊張、焦慮也會在無形中增加考生的心理壓力。

與其不斷出言安慰,不如多做聆聽者!並在適當的時機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

孩子表現出焦慮,緊張的時候,家長們先不要着急去出謀劃策!

孩子表現出的情緒很多時候就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宣泄,他並不是真的要放棄,而只是想通過這種宣泄來放鬆,這是人之常情。

與其不斷地告訴孩子:“別緊張,別緊張”等等,倒不如做一個聆聽者,看着孩子的眼睛讓他說完,一個微笑,一個擁抱,告訴他:“我知道,沒關係”。

家長身上表現出的平靜與從容會給孩子莫大的精神慰藉。

而一些微小的恰到好處的動作,比如拍拍肩膀,一個加油的手勢也會跟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