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於經營業績持續不佳,在2015年三湘股份決定溢價收購張藝謀加持的觀印象。值得注意的是,其全資子公司觀印象2015年至2018 年實際實現的淨利潤分別爲1億元、1.25億元、1.3億元、2761.17萬元,未完成業績承諾,子公司估值下調至6.9億元,造成母公司重大資產減值損失,而觀印象公司的大股東就是張藝謀。

三年啥事沒幹淨賺2個億!資本市場就是明星的取款機?

繼趙薇、范冰冰等一衆明星在A股市場成功套利離場之後,又現一家公司慘被明星“坑”了。近期,深交所向上市公司三湘印象發佈問詢函,著名導演張藝謀的資本往事浮出水面。

一、又一捆綁明星的企業陷入泥潭

由於三湘印象的年報數據虧損巨大,深交所一道問詢函迎面而來,誰知卻牽扯出了著名導演張藝謀。從已經披露的2018年報來看,三湘印象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6.33億元,同比下降33.99%,歸母淨利潤爲虧損4.56億元,同比下滑271.85%;扣非淨利潤虧損擴大至10.35億元,同比下滑541.52%。此外,公司的商譽減值損失11.54億,資產減值損失合計高達12.44億。

值得注意的是,其全資子公司觀印象2015年至2018 年實際實現的淨利潤分別爲1億元、1.25億元、1.3億元、2761.17萬元,未完成業績承諾,子公司估值下調至6.9億元,造成母公司重大資產減值損失,而觀印象公司的大股東就是張藝謀

三年啥事沒幹淨賺2個億!資本市場就是明星的取款機?

由於業績下滑巨大且數據披露不夠清晰,深交所接連13項發問要求進一步說明業績下滑原因。同時深交所還指出,張藝謀等核心導演承諾自相關承諾函簽署日起在觀印象繼續服務3年到期,續簽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等。連珠炮般的問詢,讓三湘印象一時招架不住,昨日三湘印象發佈公告表示,由於此次問詢函回覆涉及內容較多等,申請延期至6月11日前回復問詢函。

三年啥事沒幹淨賺2個億!資本市場就是明星的取款機?

二、曾經的跨界併購給自己買了個“雷”

三湘股份的困局始於三年前一場跨界併購,顯然跨界很難。三湘股份的前身是北商技術,曾經是一家主營IT產品營銷與服務、系統集成、電子商務的科技公司。由於經營業績持續不佳,在2015年三湘股份決定溢價收購張藝謀加持的觀印象。

根據當時的公告顯示,三湘股份發佈資產重組預案,擬收購觀印象100%的股權,作價19億元。其中,支付現金9.5億元;以6.5元/股的價格,向觀印象股東上海觀印象和Impression Creative Inc.發1.46億股,支付9.5億元對價。交易完成後,觀印象將成爲上市公司三湘股份的全資子公司,母公司隨後更名至三湘印象。

而成爲全資子公司的觀印象的盈利模式爲“演出創作”+“知識產權許可”模式。主要收入來源於演出項目創作、維護收入,以及演出票務收入分成,和IT業務沒有絲毫關係。雖然得益於觀印象爲期四年的業績增長承諾,以及張藝謀爲主的品牌價值影響,股價一度上漲,但如今觀印象業績不及預期,引發大幅商譽減值影響,昔日的希望之星變成了地雷,一定很難受。

三、企業虧錢張藝謀也要淨賺2億

即使由於觀印象的業績引發地雷的影響還在持續,三年合同到期的張藝謀卻可以全身而退。從當時的併購預案顯示,張藝謀持有上海觀印象65.12%的股份,而“上海觀印象”持有觀印象38.35%的股份,也就是說張藝謀間接持有觀印象24.97%的股份。

三年啥事沒幹淨賺2個億!資本市場就是明星的取款機?

根據併購預案,三湘股份支付的9.5億元現金和2.92億股股份,理論上張藝謀可套現2.37億元,並獲得3649.98萬股股份。不過,由於觀印象業績未達預期,三湘印象在2018年年報中稱,觀印象合計向上市公司補償1.46億股股份、返還7331.60萬元現金股利,以上所補償的股份由三湘印象以總價人民幣1.00元的價格回購並予以註銷。

但是即使如此,按照張藝謀持股比例計算,其需返還的股份應爲3647.19萬股,返還現金1830.70萬元。也就是說過去三年,就算張藝謀活兒沒幹好,還是賺得超過2億元資本。截至6月3日股市收盤,三湘印象報5.32元每股,市值73億元,與當初併購案發佈時的市值71.92億元相差無多,與期間最高市值171.98億元相比,卻蒸發近百億元。娛樂圈明星深度參與資本市場的合作,到底利弊如何,從三湘印象、華誼兄弟、祥源文化等公司的結果可見一斑,很多明星參與資本只爲套利,卻不參與公司的長遠發展,如此合作還是少見爲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