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为加快推进生物技术与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科技部制定并印发《"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文件,提出到2020年我国生物技术领域要实现整体"并跑"、部分"领跑"的总体目标,其中要重点支持领域中,对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领域进行了部署。

科技部文件认为,抢占生物技术和生物技术产业的战略制高点,打造国家科技核心竞争力和产业优势,事关重大、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和以往不同,这次规划很有底气、原则很鲜明――科技部提出,创新规划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聚焦重大、坚持自主创新、坚持超前部署、坚持引领跨越。

而在目标上,由将重点发展20-30项引领性新技术,开发30-50个重大战略新产品,突破50-80项重大应用关键技术,推动建立生物技术领域基础通用国家标准,使生物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同时打造10-20个产值过100亿的生物医药专业园区,打造5-10个产值过100亿的生物制造专业园区;生物技术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超过4%,使生物技术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在"重点任务"安排上,共分为突破若干前沿关键技术、支撑重点领域发展、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等四个部分。其中,在"支撑重点领域发展"中,生物医药被列在了第一小项。而生物医药,包括了医疗器械。

文件指出,支持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发展。重点突破新型成像技术、新型传感技术、微流光机电技术、影像导航和机器人、单细胞测序和分子诊断等技术,突破一批高端大型医疗器械与仪器设备核心零部件开发技术,健全产品评估体系及能力支撑平台,加快发展医学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新型植入装置、新型生物医用材料、体外诊断技术与产品、家庭医疗监测和健康装备、可穿戴设备、基层适宜的诊疗设备、移动医疗等产品。

20年来,远光瑞康一直致力于家庭健康医疗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迄今已取得8项国家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证,其自主研发的电位治疗仪使很多人重拾健康、在全国范围内收获了一致好评。远光瑞康始终秉承"关爱生命 守护健康 传递爱"的企业经营使命,倡导"新健康、新生活"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致力于打造百年品牌,为民众谋健康福祉。

科技部发文:支持家庭健康医疗、可穿戴设备发展

文件还提到,在"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技术创新中心"项下,指出推进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要围绕高端医学影像、先进治疗、体外诊断、医用材料、专科诊疗、医疗机器人等重点方向和优先领域,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推动产、学、研、医、用深度融合,提升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跨学科协同攻关,促进医研体结合,激励原创突破和成果转化,整体提升我国医疗器械研发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医疗器械研发原始创新策源地,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创新发展,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医疗器械研发高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