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俄羅斯在哈薩克斯坦的靶場內進行了A-135導彈防禦系統的攔截試驗,與美國和中國近年來競相研發的動能殺傷攔截彈不同,這款俄羅斯導彈系統的攔截彈採用核戰鬥部,利用核彈頭的巨大威力摧毀來襲導彈,攔截畫面一定壯美非常,但這卻是俄羅斯相關反導技術落後的直接體現。

中美競相研發動能攔截彈 讓俄羅斯焦急不已

採用核戰鬥部實屬無奈,攔截敵方導彈對己方城市、軍事基地等重要軍民目標的攻擊是導彈防禦系統的首要任務,這款A-135導彈防禦系統的主要任務便是保衛莫斯科,但它採用的核爆攔截方式卻是一脈相承的粗暴和原始。當前,攔截成功率最高、前景最好的攔截方式莫過於動能攔截,這也是中美大力投入的領域,雖然俄羅斯開發出了S-300、S-400等先進反導系統,但這並不意味着俄羅斯就能掌握動能攔截技術。

中美競相研發動能攔截彈 讓俄羅斯焦急不已

採用核戰鬥部的攔截彈容易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雖然A-135所帶的核戰鬥部的能量並不大,但終究是會產生核輻射的,這些飄蕩在天上的輻射物質一旦靠近人口周密的城鎮,勢必會對本國居民造成巨大的健康威脅,尤其是對A-135防禦系統要保護的莫斯科這種大城市而言。

中美競相研發動能攔截彈 讓俄羅斯焦急不已

動能反導技術的難點在於對雷達探測跟蹤技術和導彈精度的高要求,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這兩個領域長期缺課,原先儲備的先進技術到現在也落後了,這一點從俄羅斯的高超音速武器的發展現狀就能直觀地看出,動能攔截彈實質上就是一種另類的高超音速武器,截至目前,中美都已進行了多次高超音速武器試驗,一向高調的俄羅斯在該領域卻是鮮有動作,由此觀之,俄羅斯不是不知道動能攔截的大好前景,只是由於技術落後,做不到罷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