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年會上一首《釋放自我》火遍了朋友圈。我在第一次觀看的時候,簡直被“亮瞎了眼”,每一句歌詞都“直指靈魂”呀:

什麼獨立人格 / 什麼誠信負責 / 只會爲老闆的朋友圈高歌

幹活的累死累活 / 有成果那又如何 / 到頭來幹不過寫PPT的

小程序做了幾個 / 就連APP也沒放過 /做完就做完了也不關心結果

什麼全球視野 / 什麼志高行遠 / 說好的三年規劃每年都在變

……

歌詞描述了新東方公司內部的種種管理現象:員工對老闆溜鬚拍馬、實幹型員工比不過“做PPT的”、爲了賺錢不顧個人道德……用詞可謂“穩準狠”。

一時間,有人爲這幾個員工“捏一把汗”,有人稱新東方文化開明,有人疑此舉是俞敏洪翻身公關……

在我看來,這些都屬自然現象,大千世界風起雲湧,總有一雙蝴蝶的翅膀會給你扇起動漾,這首歌曲帶給你的感官才值得細究。

不得不承認,聽着很爽。

爽過之後,我發現了朋友圈裏一個現象:

前同事們在轉發時,配着歌詞中各種“職場亂現”,發表着自己對“大企業病”的無限感慨。

現同事們在轉發時,一律強調着歌詞收尾部分“雖然前路漫長/心中還有力量/別忘了絕望中的那種希望”,傳遞着一切終會改進變好的正能量。

用一則新東方官宣的留言,大家的心情不言而喻:

新東方年會吐槽視頻刷屏!同樣想吐槽的你學會了嗎?

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的路上,誰還沒有一籮筐槽點。我從新東方這首吐槽歌曲裏,暗暗總結了幾條職場吐槽的正確姿勢,分享給奮鬥在實幹戰線上戰友們:

一、多陳述事實,少表達觀點

我的死黨小項,前兩天做年終總結,集合了部門意見去和老闆溝通,一開口:咱們公司太形式化了,也不考慮每個員工的具體情況……叭啦叭啦一堆,最後灰着臉走出老闆辦公室。

我也經常犯這樣的“渾”,本來說的是一件事情,但一開口先給事情定個性,亮個觀點,罩個帽子。反而事情成了配角,或者說,這樣的開場事先牽扯了情緒,又影響了老闆了情緒,反而沒了事情真正的出場機會。解決問題多半成了觀點之爭,不歡而散。

讓我們來看看新東方這首神曲:

一個續班十個入口/用戶不知該往哪走/哪裏交錢才能報名成功

找個學校試點/旅遊城市優先

您混完資歷走了/只剩下髒亂差了/轉場同業機構職位升了

哪一句有觀點?如果你覺得有,那也是你聽完歌詞後自己腦子裏升騰出的觀點,而非吐槽者自己說出來的觀點,歌詞裏只有事實,所有的槽點也都是在陳述事實,陳述現象。

事實勝於雄辯,更勝於觀點。

二、配備解決方案,不用一味抱怨

我以前常被一句話噎着,就是發表完意見後被問:“那然後呢?”

是啊,意見好提,有沒有想過自己能爲此改善貢獻點什麼。如果你心裏想的是“每提一條意見都要我拿出解決方法,那我還是別提了”,其實也是一條出路,只要你別被自己想提的這條意見活活憋死,基本上均能各自安好。

但是,通常你咽在肚子裏的意見會以影響消化的方式外化爲你的不滿行爲,影響到你的職場走勢,所以,提出來並想想自己能在解決方法上出一份什麼力,並不過分。誰說企業和你是兩個不相干的獨立體?即是一條船上的,只抱怨撒氣或置之不理,總歸有違自然規律。

教育非常嚴肅/千萬不能糊弄/對學員負責是一切的基礎

你看看人家這解決方案提的,多有建設性!

至於如何在分枝錯雜的每一個項目中做到對學員負責,那公司和老闆可以多多考量,或者,唱完了,我們坐下來細談談也是可以的啊。

三、給企業時間,給自己充電

我在朋友圈轉發這條視頻時,配文用了這句話:

問題不會滅亡/只能自己變強/牛(滴-)的人在哪裏都不會彷徨

這是每個職場人笑着活下去的“定海神針”。

沒有完美的企業,也沒有完美的老闆。

尤其是大企業,我們認爲的一個簡單的“頷首”,對於企業這個巨人來說,有可能是軀體的一個轉動。有報道說,俞敏洪在現場拿着筆記本認真的記下了歌詞(非得記嗎?難道不會給他發個電子版!),並回應:“最重要的是要直面問題,並且迅速解決問題。”

開明老闆的形象成爲新人設只需幾分鐘,但歌詞中那些問題的解決,決非幾日功。

所以,在判斷企業有沒有“不斷改進”這條路上,我們得大方的給出時間,畢竟,“血脈相連”的大前提下,也需“各司其職”的小趨勢。

在職場這個鐵打的營盤裏,你是纔是自己的活水源頭。“要相信是金子早晚會發光”,做金子,需要時間沉澱,也需要工藝錘鍊。

換句話說,你若是金子,提意見才更有底氣不是。

我想起了去年公司年會,HR分配了一個《吐槽》的節目給我,我的第一反映是:這還怎麼混?!我和節目組的同事們在第一次籌劃會上就取得了高度的意見一致:列舉公司和老闆們的優點,明抑暗揚,不求出彩但求安全。(和新東方六位員工一比,我們還真是沒出息啊!)

發展不易,我們總要用自己的方式與企業一起前進,練就正確的吐槽姿勢,避免內傷與外傷,迎接新年新氣象。

吐槽是一種年輕的溝通方式。得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