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但是很多人谣传,在统一的时候,还还有一个卫国存在,但是关于卫国的存在是真的吗?

  秦始皇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存在

  谣言1:秦始皇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存在。

  辟谣:卫国原本是个大国,早在周朝时就受封为公国。但随着领土的不断缩小,到公元前330年时,第41任国君已经自贬为君。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卫国仅存的领土濮阳被划归到了东郡,卫君则被迁移到了河内郡的野王县。

  所以除了保留君这个称号外,卫国已经被纳入了秦王朝的行政区划,所以卫国实际已经不存在了。

  宋朝对外战争的胜率超过70%

  谣言2:宋朝对外战争的胜率超过70%。

  辟谣:关于这个胜率其实是毫无意义的。战争规模不同,战略价值也不同。如果打胜了99场小仗,但最后一场决战却输的国都都丢了,这样99%的胜率岂不是毫无意义?

  事实上,宋朝无论是对辽、金、西夏还是对蒙古,大部分都是防御战,主动出击的战役主要有北宋初、北宋末以及南宋时期的几次北伐。

  但值得一提的是,宋军在防御战中具备极强的战斗力,以宋蒙战争为例,蒙古骑兵短时间内横扫欧亚大陆,但惟独在南宋这里碰了钉子。南宋不仅独立对抗强大的蒙古军队长达45年之久,甚至在钓鱼城之战中打死了当时的蒙古大汗蒙哥。

  全盛时期的唐朝人口不及隋朝

  谣言3:全盛时期的唐朝人口不及隋朝。

  辟谣:隋朝开皇之治时,全国有户890万,这个是隋朝人口峰值。按照每户5口计算,总人口大约为4500万-4600万左右,这是隋文帝实行“大索貌阅”,严格户籍管理的统计结果。

  而唐朝时人口峰值出现在唐玄宗时期,大约为7500万—8000万之间,显然是远远多于隋朝的。

  宋朝钢铁年产量超过15万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1788年钢铁产量才达到7.6 万吨

  谣言4:宋朝钢铁年产量超过15万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1788年钢铁产量才达到7.6 万吨。

  辟谣:实际上,宋代生产的主要是生铁,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钢和铁。据记载,宋仁宗(1022-1063年在位)时年产铁724万斤(约相当于今天的941万-1000万斤),核算下来不超过5000吨。

  如果要在宋神宗(1067-1085年在位)时达到15万吨,需要增长30倍才行,显然是不可能的。英国在1740年生铁产量为为1.7万吨,1806年随着机器的大量使用,猛增至25万吨,也不过增长了13倍。

  宋体字是秦桧发明的

  谣言5:宋体字是秦桧发明的。

  辟谣:没有任何史料能够证明宋体字的发明者是秦桧。宋体,是为适应印刷术而出现的一种汉字字体,产生于雕版,成型于明朝,所以日本称之为明体。

  八国联军进北京后,意外发现一批封存了200多年的明朝火器,其中有的竟然比英军的装备还要先进

  谣言6:八国联军进北京后,意外发现一批封存了200多年的明朝火器,其中有的竟然比英军的装备还要先进。

  辟谣:在明朝末期时火炮铸造技术就已经落后于西方了。崇祯皇帝为了对抗八旗兵,在徐光启的建议下,曾多次从葡萄牙人手中购买火炮并进行仿制,甚至在登州建立了由葡萄牙人训练的火炮部队。

  而火枪方面,无论是明末还是清初,我们所使用的都还是原始的鸟枪,而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军就已经用上了伯克式前装滑膛燧发枪和布伦士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19世纪初时,八国联军甚至装备有机枪。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吨位最大的宝船排水量约为7500吨,相当于一艘轻型航空母舰

  谣言7: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吨位最大的宝船排水量约为7500吨,相当于一艘轻型航空母舰。

  辟谣:由于郑和下西洋的所有资料基本都被毁,我们无法直接求证。但从出土的宝船长舵杆来看,15米的长舵杆所能承载的宝船长度在70余米,排水量约1600吨。

  如果按照《瀛涯胜览》所记载的宝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来计算,船长139米,宽56米,排水量大约为3100-5000吨左右。虽然如此,但这样巨大的木质船只能够抵挡远洋的狂风巨浪,显然也表明了当时明朝造船技术的先进。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以12万对阵英法联军2万,结果清军阵亡3万,而对方仅阵亡4人,但病死的却有几十人

  谣言8: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以12万对阵英法联军2万,结果清军阵亡3万,而对方仅阵亡4人,但病死的却有几十人。

  辟谣: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包括广州、大沽口、张家湾、八里桥、北京等几次战役,其中在第二次大沽口战役中,联军死亡93人,受伤369人,损失舰艇数艘,这也是清军最大的一次战果。

  之后的几次战役,清军出动兵力最多时也不过数万人,而联军也从未达到2万之多。清军数量远多于联军确实是事实,但最高的伤亡数字也不过是几千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被击溃,而非歼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