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秦始皇統一中國,但是很多人謠傳,在統一的時候,還還有一個衛國存在,但是關於衛國的存在是真的嗎?

  秦始皇並未統一中國,因爲當時還有一個衛國存在

  謠言1:秦始皇並未統一中國,因爲當時還有一個衛國存在。

  闢謠:衛國原本是個大國,早在周朝時就受封爲公國。但隨着領土的不斷縮小,到公元前330年時,第41任國君已經自貶爲君。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衛國僅存的領土濮陽被劃歸到了東郡,衛君則被遷移到了河內郡的野王縣。

  所以除了保留君這個稱號外,衛國已經被納入了秦王朝的行政區劃,所以衛國實際已經不存在了。

  宋朝對外戰爭的勝率超過70%

  謠言2:宋朝對外戰爭的勝率超過70%。

  闢謠:關於這個勝率其實是毫無意義的。戰爭規模不同,戰略價值也不同。如果打勝了99場小仗,但最後一場決戰卻輸的國都都丟了,這樣99%的勝率豈不是毫無意義?

  事實上,宋朝無論是對遼、金、西夏還是對蒙古,大部分都是防禦戰,主動出擊的戰役主要有北宋初、北宋末以及南宋時期的幾次北伐。

  但值得一提的是,宋軍在防禦戰中具備極強的戰鬥力,以宋蒙戰爭爲例,蒙古騎兵短時間內橫掃歐亞大陸,但惟獨在南宋這裏碰了釘子。南宋不僅獨立對抗強大的蒙古軍隊長達45年之久,甚至在釣魚城之戰中打死了當時的蒙古大汗蒙哥。

  全盛時期的唐朝人口不及隋朝

  謠言3:全盛時期的唐朝人口不及隋朝。

  闢謠:隋朝開皇之治時,全國有戶890萬,這個是隋朝人口峯值。按照每戶5口計算,總人口大約爲4500萬-4600萬左右,這是隋文帝實行“大索貌閱”,嚴格戶籍管理的統計結果。

  而唐朝時人口峯值出現在唐玄宗時期,大約爲7500萬—8000萬之間,顯然是遠遠多於隋朝的。

  宋朝鋼鐵年產量超過15萬噸,工業革命後的英國在1788年鋼鐵產量才達到7.6 萬噸

  謠言4:宋朝鋼鐵年產量超過15萬噸,工業革命後的英國在1788年鋼鐵產量才達到7.6 萬噸。

  闢謠:實際上,宋代生產的主要是生鐵,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鋼和鐵。據記載,宋仁宗(1022-1063年在位)時年產鐵724萬斤(約相當於今天的941萬-1000萬斤),覈算下來不超過5000噸。

  如果要在宋神宗(1067-1085年在位)時達到15萬噸,需要增長30倍纔行,顯然是不可能的。英國在1740年生鐵產量爲爲1.7萬噸,1806年隨着機器的大量使用,猛增至25萬噸,也不過增長了13倍。

  宋體字是秦檜發明的

  謠言5:宋體字是秦檜發明的。

  闢謠:沒有任何史料能夠證明宋體字的發明者是秦檜。宋體,是爲適應印刷術而出現的一種漢字字體,產生於雕版,成型於明朝,所以日本稱之爲明體。

  八國聯軍進北京後,意外發現一批封存了200多年的明朝火器,其中有的竟然比英軍的裝備還要先進

  謠言6:八國聯軍進北京後,意外發現一批封存了200多年的明朝火器,其中有的竟然比英軍的裝備還要先進。

  闢謠:在明朝末期時火炮鑄造技術就已經落後於西方了。崇禎皇帝爲了對抗八旗兵,在徐光啓的建議下,曾多次從葡萄牙人手中購買火炮並進行仿製,甚至在登州建立了由葡萄牙人訓練的火炮部隊。

  而火槍方面,無論是明末還是清初,我們所使用的都還是原始的鳥槍,而第一次鴉片戰爭時,英軍就已經用上了伯克式前裝滑膛燧發槍和布倫士威克式前裝滑膛擊發槍。19世紀初時,八國聯軍甚至裝備有機槍。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中噸位最大的寶船排水量約爲7500噸,相當於一艘輕型航空母艦

  謠言7: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中噸位最大的寶船排水量約爲7500噸,相當於一艘輕型航空母艦。

  闢謠:由於鄭和下西洋的所有資料基本都被毀,我們無法直接求證。但從出土的寶船長舵杆來看,15米的長舵杆所能承載的寶船長度在70餘米,排水量約1600噸。

  如果按照《瀛涯勝覽》所記載的寶船“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來計算,船長139米,寬56米,排水量大約爲3100-5000噸左右。雖然如此,但這樣巨大的木質船隻能夠抵擋遠洋的狂風巨浪,顯然也表明了當時明朝造船技術的先進。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清軍以12萬對陣英法聯軍2萬,結果清軍陣亡3萬,而對方僅陣亡4人,但病死的卻有幾十人

  謠言8: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清軍以12萬對陣英法聯軍2萬,結果清軍陣亡3萬,而對方僅陣亡4人,但病死的卻有幾十人。

  闢謠:第二次鴉片戰爭主要包括廣州、大沽口、張家灣、八里橋、北京等幾次戰役,其中在第二次大沽口戰役中,聯軍死亡93人,受傷369人,損失艦艇數艘,這也是清軍最大的一次戰果。

  之後的幾次戰役,清軍出動兵力最多時也不過數萬人,而聯軍也從未達到2萬之多。清軍數量遠多於聯軍確實是事實,但最高的傷亡數字也不過是幾千人,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被擊潰,而非殲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