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走過的歲月裏,總有一些事情是我們無法解釋的,看看你心中的哪些謎團被逐一解開?還有哪些懸而未解之謎還在牽動着你的神經?下面奇聞吧(www.qiwen8.com)小編和大家一起來看詳細介紹。

  天象齊聚,是機緣巧合還是另有它意?百噸巨石移步百里,是古人智慧還是科技先進?3D打印文物,是喜還是憂?……

  1、凌家灘遺址的大量玉料出自何方?

  鏡頭:在安徽含山縣銅閘鎮凌家灘村的凌家灘遺址,考古學家們發現從這裏挖掘出的玉器上的微孔竟精細到0.15毫米,這裏的巨石陣建築年代甚至早於英國巨石陣1000年左右。這裏的遺址總面積約160萬平方米,遺址距今5300年, 因其各類遺存齊全,被認爲是目前我國考古發現的一處極爲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

  自1987年後,凌家灘儘管已經過5次發掘,但在這片土地上仍有太多未解之謎。作爲中國玉文化發展的一個高峯,從凌家灘遺址出土的大量精美玉器,其玉料出自何方?

  畫外音:有人說,遠古時期的凌家灘是一座繁華的大都市。因爲這裏擁有包括居址、墓地、祭壇、作坊以及近3000平方米的紅陶塊建築遺蹟,此外,這裏所發掘出土的大批精美玉禮器、石器、陶器等,均反映出同時期其他遺址中所罕見的精美程度和工藝水平。這座謎一樣的城市,究竟是怎樣緩起勃興,成曇花獨秀,又是爲何盛極忽衰,瞬時了無蹤影?我們期待真相解開的那天。

  2、日凌年年有,爲何今年特別“熱”?

  鏡頭:“從2月25日至3月17日期間,我國用於廣播電視節目傳輸的衛星將進入日凌期,在此期間受影響的波段對應的電視臺節目會突然出現圖像不清晰和短暫雪花現象。”這是國家廣電總局在今年年初發布的一則消息。

\

  暫且不問日凌究竟對廣播衛星有何影響,首先我們需要弄明白什麼是日凌現象。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解釋,“日凌”是太陽在每天的東昇西落運動中,當視線上靠近同步通訊衛星時,發射的射電輻射對通訊衛星信號的干擾現象,一般出現在每年春分和秋分前後。

  日凌年年有,爲何今年特別“熱”?湖北省天文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高布錫解釋道:按照太陽活動週期算,2013年是太陽活動極大年,太陽的活動會更頻繁,會比其他年份釋放更多輻射,這就可能對地球的同步通訊衛星造成更大幹擾,所以外界更爲關注今年的日凌現象。

  畫外音:日凌會對人體會造成影響嗎?對於人們最爲關心的這個問題,專家肯定的表示“不會”。儘管對健康無害,但小夥伴們紛紛表示,自從日凌“火”了之後,收看的電視節目如果中斷或者雪花現象,難免會錯怪到日凌頭上……

  3、鄱陽湖老爺廟,中國的“百慕大”?

  鏡頭:提到百慕大,人們往往將其與神祕還有恐懼這些詞聯繫在一起。在中國,也有一個“百慕大”——鄱陽湖老爺廟水域。自古以來,這段水域就是最爲險要之處,水流湍急,惡浪翻滾,沉船事故常常發生,而且無從打撈,因此被稱爲鄱陽湖的“魔鬼三角區”。

  沉船原因衆說紛紜。有的說由於這片水域的水流比較複雜,容易引起漩渦,有的說這片區域是江西一個比較大的一個風區,湖面的風力非常大,也容易造成事故。還有的說是當地地下磁場非常異常,容易誘發雷電襲擊船隻。

\

  爲了揭開這片神祕水域隱藏的水下文化遺產,2013年3月18日,中國首次內陸水域水下考古行動在鄱陽湖老爺廟水域展開,並打撈上來一艘長28米、寬7米的鐵沉船,這是在這片被稱爲“中國百慕大”的水域確認發現的第一艘失蹤沉船。

  畫外音:儘管這次發現的船隻不是一艘古代沉船,但打破了之前老爺廟水域船隻不翼而飛的傳說,打破了老爺廟沒有沉船、找不到沉船的魔咒。這片水域富有太多神祕色彩,中國內陸水域首次以潛水探摸方式開展水下考古而這次水下考古也僅僅是一個開始。我們期待更多真相浮出水面。

  4、滅絕動物咋復活?

  鏡頭:每一天都有動物從地球上消失,它們的滅絕被認爲是不可逆轉之事。早在2003年,一隻比利牛斯野山羊的克隆成功,或許就在暗示着,讓滅絕動物復活似乎並非空談。

  不過,並非所有動物都具備復活條件。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李孟華說:“讓滅絕動物復活最基本的有兩點,第一點是從已滅絕的動物身上提取DNA,對片段進行排序和組裝以獲得完整基因組,或者利用獲得的基因塊在數量合理的染色體內重建已滅絕動物的DNA;第二點是‘母體’的匹配,幫助胚胎順利發育成幼獸。”

\

  聽起來並不複雜,實際上想要獲取完整的DNA非常困難。“假如有的滅絕動物是在極寒地區,因爲一些突發性災難而被長埋極寒的冰雪之下,那樣它的DNA將會保存得相對完整。但想要從無到有並最終獲得完整的DNA分子現在仍無法做到。而對於很多已經滅絕的哺乳動物,我們可能找不到合適的‘代孕媽媽’。能否找到完美的替代品並提取卵子無疑是一項巨大挑戰。迄今爲止,還沒有人成功克隆鳥類或爬行動物。”李孟華說。

  畫外音:說到讓滅絕動物死而復生,相信不少人心裏都有一個願望清單,比如恐龍迷們就十分期待着能一睹其英姿。但迴歸現實,如何防止更多的珍稀物種從地球上消失,這或許更值得我們關注。

  5、天象也愛湊熱鬧?

  鏡頭:5月6日的寶瓶座η流星雨達到極大;5月10日的日環食在南太平洋登場;5月25日的半影月食在天宇“悄然上演”;5月27日更有“三星相聚”帶來壓軸好戲。相比2012年,2013年天象更爲熱鬧,僅是5月份,就有4場好戲輪番上演。

  寶瓶座流星雨一直是天文愛好者熱衷觀測的天象,其特點是流星路徑長,流星速度較快,可達66千米/秒,流量相對較大,在上半年的流星雨中可排前三;而這次的日環食由於發生在南半球,我國只有南海極南部洋麪可以觀測到食分極小的日偏食。

\

  這次月食發生時我國正處在正午,月球尚在地平線之下,因此在我國無法觀測;最爲熱鬧的莫過於27日水星、金星、木星這三顆行星的“浪漫聚會”了。由於八大行星基本都在黃道上運行,但視運動速度各不相同,因此在黃道上時有相聚,而水星、金星、木星作爲最亮的三顆行星,其相聚頗有看點。

  畫外音:天幕大戲頻頻上演,然而對於忠實“影”迷的天文愛好者們來說,這世上有種痛苦叫做:XX天象由於時間(天氣)原因,在我國無法觀測……

  6、巨魔芋三胞胎開花堪比鐵樹開花?

  鏡頭:六月,北京植物園裏的巨魔芋三胞胎“三羊開泰”相繼綻放,“老家”在印度尼西亞西部蘇門答臘島熱帶密林裏的巨魔芋,在自然界中開花已十分難得,而這次巨魔芋三胞胎能在人工培育下盛放更是尤爲罕見。這是由於第一其種源少,二是因爲人工很難仿造它熱帶雨林高溫、高溼的生境。不僅如此,巨魔芋體內還十分灼熱,它的佛焰苞頂端溫度竟然高達38.1℃,並且,巨魔芋還有個特性,雌花開敗後第二天雄花纔開。

\

  又“臭”又“熱”又“挑剔”,這一切還要歸結於巨魔芋屬於“欺騙性植物”,而它所有欺騙特徵都只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吸引昆蟲授粉,繁殖後代。比如,巨魔芋主要欺騙喜歡腐肉的昆蟲,因此它所散發出來的氣味則是模仿腐爛的肉味,盛花期花序溫度是爲模仿剛死動物的體溫而發熱,雌花開完熊花開是因爲防止“近親結婚”,從而優選自己的後代。

  畫外音:整個花期,巨魔芋真是一刻沒閒着。如何吸引更多的昆蟲爲其授粉,如何優選自己後代,巨魔芋似乎能將自己照顧得很妥帖。儘管下次巨魔芋何時開花目前尚無法預測,但相信會有更多人願意屆時前往北京植物園,一睹巨魔芋風姿。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嗅覺敏感的遊客到時還請自備口罩。

  7、青藏高原會消失嗎?

  鏡頭:這裏是離太陽最近的地方,在我國版圖最高聳的那一塊神祕而神聖的高地——青藏高原,以其巍峨挺拔的雄姿傲然屹立於地球之巔。

  當前我們正面臨着一系列全球環境問題的挑戰,青藏高原向來是科學探索的“常爭之地”,中科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姚檀棟表示,從地球系統科學或從圈層相互作用上講,青藏高原是唯一可以集齊六大圈層的地區。

\

  同時也是圈層相互作用最強烈的地區。通過研究青藏高原各圈層相互作用揭示其地表系統演化的基本規律,更好地認識、保護併發揮青藏高原的環境生態屏障作用,爲地方可持續發展服務;此外還可用來監測地震以及預測礦產形成過程等等。

  很多人擔心,青藏高原會在不久後消失,對此,姚檀棟做了解釋:首先青藏高原的冰川的確正在退縮;其次,青藏高原冰川退縮的幅度在不同地區不同,東南部退縮最大,內部變化的幅度減小,西部退縮幅度最小,甚至一些地區冰川是前進的。

  畫外音:由於特殊的地理和氣候條件,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地表植被一旦破壞就很難恢復。種種人爲因素將使青藏高原走向哪裏?而青藏高原的瞬息變化又將帶給我們一個怎樣的未來?我們需要銘記,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而我們只有一個青藏高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