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西方政客和宣傳人士扭曲歷史,想讓公衆質疑世界秩序的公正性,這種秩序是在二戰結束後通過《聯合國憲章》確立的,”拉夫羅夫寫道,“他們正朝着破壞現有國際法體系的方向前進,用‘基於規則的秩序’取而代之。他接着表示,上述情況首先與美國有關,也與美國人對20世紀曆史的獨特看法有關,“關於‘兩場好的世界大戰’的想法在那裏仍然很普遍,美國得以(通過兩次世界大戰)在西歐和全球其他幾個地區取得了軍事主導地位、增強了自信、經歷了經濟繁榮併成爲世界領袖。

原標題:俄外長髮長文直擊美國:他們試圖用“叢林法則”制定世界秩序

[編譯/觀察者網 谷智軒]據俄羅斯塔斯社4日報道,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當天在俄羅斯《國際事務》雜誌網站上發表《關於勝利日》一文。他在文中直言不諱地抨擊道,美國正試圖通過“誰更強,誰就對”的“叢林法則”,來制定世界秩序。

“如今,西方政客和宣傳人士扭曲歷史,想讓公衆質疑世界秩序的公正性,這種秩序是在二戰結束後通過《聯合國憲章》確立的,”拉夫羅夫寫道,“他們正朝着破壞現有國際法體系的方向前進,用‘基於規則的秩序’取而代之。”

他接着表示,上述情況首先與美國有關,也與美國人對20世紀曆史的獨特看法有關,“關於‘兩場好的世界大戰’的想法在那裏仍然很普遍,美國得以(通過兩次世界大戰)在西歐和全球其他幾個地區取得了軍事主導地位、增強了自信、經歷了經濟繁榮併成爲世界領袖。”

這位部長提請注意,美國正“熱切地”塑造一個“軍國主義俄羅斯”的形象,“然而他們自己的大部分歷史,都是無休止征戰的例證。建國243年以來,美國一直秉持‘美國特殊論’,干涉主義成爲華盛頓外交政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美國政治精英認爲使用武力是‘脅迫外交’的一個自然因素,目的是解決一系列廣泛的任務,包括美國國內政治問題。”

他進一步指出,證據表明,美國政界人士隨時準備以任何理由訴諸武力,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1983年在格林納達,1989年在巴拿馬,1999年在南斯拉夫,或是2003年在伊拉克。”

另外,拉夫羅夫還聲討了美國在對待兩國紀念勝利活動上的“雙標”。

他回憶道,美國人紀念陣亡的士兵——不管他們爲什麼而戰,還在剛過去的5月慶祝“陣亡將士紀念日”,“當海上閱兵和空軍表演在美國不同的城市舉行、各種軍事裝備也參與其中時,沒有人懷疑這是‘軍國主義’。”

“而我們在懷念在神聖的解放戰爭中犧牲的父親和祖父們,授予他們軍事榮譽,並自豪地慶祝勝利日時,卻遭到美國的指責。” 拉夫羅夫寫道。

末了他不禁反問,“是俄羅斯還是蘇聯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如今是誰擁有一個爲控制世界而建立的龐大軍事基地網絡?是我們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