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德國和日本的戰敗是註定的,不過從戰略資源的層面上來看,兩國都是石油資源貧乏的國家,可是德國的閃電裝甲戰術和日本強大的聯合艦隊,都離不開對石油的需求,這也就導致兩國在戰略上,往往會圍繞着掠奪石油資源進行,從而,一步步陷入死局。

二戰從此時開始,只要蘇聯扼守這個地方,德軍就會不戰自潰?

相對來說,日本的情況要比德國好的多,因爲日本自己戰前存了400萬噸石油左右,可以維持中國戰場的烈度兩年左右再加上後來搶的他也能多挺幾年,可是德國,整個歐洲除了羅馬尼亞德國已經再無石油供應,只能靠煤制油,德國對石油的需求量和日本不是一個量級的,歸根到底,德國日本都是敗於石油。

二戰從此時開始,只要蘇聯扼守這個地方,德軍就會不戰自潰?

其實斯大林格勒之戰從今天看是正確的戰略,沒有高加索的油田就不可能贏得戰爭,打下一座空的莫斯科無非就是重蹈拿破崙的覆轍罷了,而且不一定能打下,打斯大林格勒前就已經極度緊張了,前線部隊已經普遍缺油了,斯大林格勒是德軍從民用油擠出四分之一的儲備發動的,即便如此也是準備了半年打到最後因爲卡車耗油太厲害而被迫大量使用騾馬運輸,德軍根本無力再發動巴巴羅薩式的大規模進攻作戰。

二戰從此時開始,只要蘇聯扼守這個地方,德軍就會不戰自潰?

斯大林格勒無論是被圍德軍還是增援德軍只要有足夠的燃料就可以突圍,德軍之所以最終投降就是因爲即便突圍成功也會因爲燃料短缺而無法走遠,43年德國的石油總量加上羅馬尼亞和自己生產的煤制油搶掠意大利的石油庫存總計才1000萬噸,維持本國的基本生產已經十分喫驚哪裏還有餘力大舉進攻蘇聯?

二戰從此時開始,只要蘇聯扼守這個地方,德軍就會不戰自潰?

蘇聯最大的戰略失敗就是斯大林格勒以後的反擊導致傷亡慘重,實際上只要蘇軍全力堅守油田,德國自己就會不戰自潰,德國一年維持基本生產的石油消耗就不低於800萬噸,它的那點進攻能力只能越來越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