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灌木繁茂,海鸟群集,盛产鸟粪,两栖生物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我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渔场,有浮藻植物155种,浮游动物200多种,贝壳66种。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矿藏资源,有石油和天然气、铁、铜、锰、磷等多种。其中油气资源尤为丰富,地质储量约为350亿吨,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主要分布在曾母暗沙、万安西和北乐滩等十几个盆地,总面积约41万平方公里,仅曾母暗沙盆地的油气质储量约有126亿吨至137亿吨。

南沙群岛自然资源概况

生物资源

南沙群岛地处热带,渔业资源特别丰富,主要有软体类动物、甲壳类动物和藻类。富含海藻、海 带等热带资源,其中很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中国南海海洋鱼类约1500多种,大多数种类在南沙群岛海域都有分布,其中很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矿产资源

石油,南沙群岛地理上属于大陆架,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据专家估计,有140亿吨石油和22.5万亿吨石油当量的天然气。

很多人以为南沙遥远,古代无人居住,如2015年6月初台湾的中国科技大学某教师在《新加坡联合早报》发文表示这种有一定市场的看法,认为南沙本来没有那方占优势。其实不然,清朝和民国时期用南沙和下南洋都是风气,清朝人就在南沙几个岛上建房居住,可见古代中国渔民在南沙的生产区非常广泛了,这种能力是当时它国渔民没有的。以前的考古及当代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考古学家王恒杰等人的考古一起推进了认识。郑和下西洋等事件说明古代中国的海运能力超越周围国家的能力,持续的下南洋活动也显示中国人的特殊发展。

北子岛

北子岛有清代坟墓两座,一幕碑刻着“同治十一年翁文芹”另一碑刻着“同治十三年吴[][]”(两字模糊不清)。

从北子岛到南子岛自古至今,我国居民活动频繁。我们在这一带的礁盘、岛礁上采的标本比较丰富,内有汉代米字压印纹硬陶、宋代青瓷片、明末清初的团凤朵云残瓷碗及东汉五铢和熙宁重宝,嘉庆、道光、咸丰的通宝。它们足以说明,我国居民从古至今是郑和群礁及整个南沙岛礁的开发和经营的主人。

南钥岛

中国渔民向来以南钥岛为捕捞基地,在岛上种植椰树,建造房屋和神庙,并挖有水井。1950年考古认定,岛上小庙等为我国清代道光年间所建。

中业岛

中业岛上有清代中国渔民的房子,是中国渔民的传统生活区。

太平岛

太平岛是条件最好的,曾被日本人占据,依理而言应该也是居住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