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歎於太空、宇宙照片的美,可曾聽說那都是 PS 出來的?而且絕大多數都是 NASA 做出來的。

是的,因爲它需要至少三個方面才能出來一個作品:

1 真實的素材,你得有個航天器去拍

2 最專業的天文和航天知識團隊來'PS'

3 專門的經費支持,畢竟不能免費幹活是不?

這三條NASA果然都是齊備的,而且無人能比,所以從這個角度說PS實力第一。

舉個例子好了,NASA 2015年1月公佈的一個關於羽狀星雲的圖片,這是一個距離地球6500光年、高度達5.4光年(50萬億公里)的星雲,它最初的照片是由哈勃望遠鏡拍的,是這個效果,雖然天文學家看這個就夠了,但公衆看到這個是不是沒反應?那就處理一下吧。

1.橡皮擦工具

橡皮擦工具,更多時候跟“摳圖”看似沒啥關係,然而,竟然它能起到“擦除”的作用,那麼就完全可以用來摳圖去背了,

它的鍵盤快捷鍵是:單按一個字母鍵“e”,簡單粗暴地擦掉你不想要的背景或其他畫面部分就可以了。

不要哪兒,就擦哪,擦擦擦 ;橡皮擦工具用起來方便,選擇了它,調節畫筆大小和硬度即可開始擦擦擦。然而,缺點也比較明顯,很難做到精細化摳圖,

對邊緣的處理也不是太好,而且擦掉就真的沒了,原圖被破壞。這裏並不推薦使用,只做瞭解,它結合“圖層蒙版”來用的話,效果還是不錯的,往後看會細講的。

2.魔棒工具

在有明顯的對比的圖片中,比如背景是典型的純色的時,“魔法棒”工具就非常好用了,一點即可選中背景,刪除即可。魔法棒工具和快速選擇工具是一組工具,快捷鍵爲W,也可以通過鼠標直接選擇,如下圖所示。

當然,在選擇的時候,魔棒工具,支持刪除多選部分,也支持增加少選部分,方法都是點、點、點。

選用魔棒工具,一鍵去除藍天背景,so easy

3.快速選擇工具

“快速選擇工具”,顧名思義,就是“快速”地選擇畫面中你想要或者你不想要的部分,通過工具欄用鼠標直接選中該工具,或者用快捷鍵“W”,對準畫面框選即可,同時,可以配合中括號“[”或“]”來縮放畫筆大小,更精確的框選,

如下圖所示:

快速選擇工具,即用畫筆畫選區

如果初步框選的範圍超過了想要的畫面範圍的話,可以按住Alt鍵的同時,框選超出的部分,即可從選區減去它們,

如下圖所示:

+Alt鍵,則是從選區中減去

而如果初步框選後還有沒被選中的部分,則可以按住啊Shift鍵的同時,框選要添加的部分,即可將它們添加到選區中,

如下圖所示操作:

+Shift鍵,則是添加到選區

4.多邊形套索工具

顧名思義,“多邊形套索工具”是針對畫面中以直線構成的幾何多邊形使用的利器,它在工具欄的套索工具組中,選中後,沿着畫面中的多邊形邊緣“框選”即可,而在按住Shift鍵的同時,則可以拉出45°或是90°的規則直線,方便選擇正方形或三角形等有規則的多邊形。

如下圖所示操作:

摳選這種形狀,正式多邊形套索工具的拿手好戲。

PS非直線輪廓的選區時,可以嘗試使用“磁性套索工具”,PS會讓它自發貼合輪廓做選區,前提是輪廓跟背景要有強對比。

5.鋼筆工具

相較於只能畫直線做選區的“多邊形套索工具”來說,“鋼筆工具”則是無敵的,直線和平滑曲線都是它的看家本領,對準輪廓繪製路徑。

嚴格來說,用它來做選區,精細度是足夠高的,但是之所以給出了三星評級,主要是在“好用指數”上拉了分,鋼筆的入門與熟練需要大量的練習來掌握,操作難度上要高於其他工具。

繪製平滑曲線路徑做選區,鋼筆工具最擅長。

用“鋼筆路徑”繪製好路徑後,只需來到“路徑”面板,然後按需重命名一下路徑,然後按住Ctrl的同時,單擊路徑圖層,即可創作選區了,

如下圖操作所示:

Ctrl+點擊路徑,即可做出選區。

東方博宜教育 wap.wxos.net

學習地址:無錫市興源北路401號北創科技園550,東方博宜教育

相老師:18012380181

PS摳圖常見方式,初學者的你學會了麼?-無錫平面設計選擇

PS摳圖常見方式,初學者的你學會了麼?-無錫平面設計選擇

PS摳圖常見方式,初學者的你學會了麼?-無錫平面設計選擇

相關文章